中国人就有一种本事,有些明明可以有很好发展的事物,硬是活生生被国人逼得妖魔化了,最后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怪物。争议多年的直销,保险销售,备受非议的P2P,还有如今人人喊打的“微商”。
十个微信好友,九个是微商,还有一个在路上。前20条好友动态里有10条是微商的广告,剩下的那十条一定是心灵鸡汤。关于微商,你一定不会陌生,或者说,微商,一定离你不会太远。
朋友聚会时,话题切换到了微商,大家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表示被微商各种“骚扰”,不厌其烦:总是有一些美女头像的人来加好友;总有人时不时地拉你进些陌生群;总有一款产品是你想不到,但是微商能替你想到的;每天总有一些打了鸡血的心灵鸡汤来问候你;身边总有一个朋友在微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让人们深恶痛绝的,不是他们的营销模式和销售手段,是卖假货,是透支熟人间的信用!
跟P2P一样,微商是否真的就一无是处,是骗子和售假的代名词?
什么是微商?
广义上的微商,不仅仅是以微信为载体而卖货的那些群体,而是一种社会化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它是包括微信、微博、手机QQ、陌陌等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衍生的载体渠道而产生的商机。最早被大众熟知的微商其实是始于微博的,后来微信火了,大家又纷纷转战朋友圈。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热潮下,微商的发展如火如荼。据统计,2022年中国微商群体将会达到1500万,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607.3亿元。想象一下,淘宝用了八年时间,才做到了两千亿的规模,可见微商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可见一斑。
微商被妖魔化的背后
明明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那么微商又是如何被妖魔化的呢?
这要从微商本身的一些属性来分析,微商是集社交属性、移动属性、自媒体属性于一体。微商区别于传统电商,它主要依托于社交平台的分享与开会,主攻“熟人经济”,依靠粉丝驱动,口碑推荐来来拉动营销。
然而一些不法之徒,极尽脑洞大开之能事,利用“熟人经济”这一特点,将传销模式复制到了线上。他们通过出售成(假)本(冒)价(伪)极(劣)低的商品,拉大价格空间差距,招代理发展下线,以达到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为了能够顺利拉人头,他们又做起了自说自唱,花钱赚吆喝的把戏。于是,PS、微信对话生成器、转账生成器等各种造假神器,便成了很多微商生存下去的唯一寄托。
更重要的是,由于移动电商市场监管的空白,国家立法没有完全跟上,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微商被一些乌合之众弄得臭名昭著的局面。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大浪淘沙,市场的杠杆饶过谁?腾讯开始采取措施整顿平台了,未来一定会有更健全的法律来针对这一块市场的。相信那些卖假货、做传销的微商,最终都逃不了市场和法律的淘汰和制裁。而微商的未来一定是健全和走向规范化的。
微商的未来一定是规范化
我有一个朋友,做翡翠生意十多年了,传统线下生意不景气。后来通过微信、微博的方式,将客户导流,不仅增加了成交率,提高了客户粘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还创办了一个翡翠爱好者的社群,建立了自媒体平台,通过朋友圈分享翡翠知识和产品信息,赢得了不少好评。
可见,只要利用得当,微商还是大有用武之地。随着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未来用户的购物时间、购物场景将更加碎片化,购物将更加自由,这也为微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在自媒体大众化时代,社交渠道的分享扩散,微商的宣传方式和营销模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可是,无论怎么变化,以微商个人的品牌影响力和信任为背书的这个本质不会变。所以,成熟的微商市场一定是先经营人的。
毕竟,一切新事物,都是反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