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裂变
  2. 营销
  3. 网络推广
  4. 全网营销,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

全网营销,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

作者: 日期:2022-01-14 人气:331

 
  春天来了,共享单车更加火爆了!那么针对全网营销,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
 
  周末出行时,发现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在流动,越靠近旅游景点,共享单车越多,于是更加明白了这并非泡沫,而是真正的刚需,而且是VC眼中最热门的刚需——简单、高频、量大,共享单车的春天,已经开始了。
 
  共享单车从去年开始火爆,一直火爆到现在,一方面是资本层面的不断加持,一方面是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虽然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不少,但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未来的工作只是看谁能笑到最后,谁能率先盈利。
 
  我们今天不分析共享单车这种现象,不分析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以及背后的投资逻辑。我们只分析共享单车这种“重”模式之下,可能存在哪些灰色收入,文中仅仅是分析可能性,并不具体针对某个公司,某个投资人,看客不必对号入座。文章的重点在于,这些灰色收入如果在将来存在很大的可能性,监管部门应该如何进行监管,投资方应该如何进行监控,而创业者应该如何进行自律。
 
  1、采购的猫腻
 
  共享单车无疑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他根本不是“共享”,而是采购+运营的重资产模式。
 
  按照某供应链人士的估计,不含智能锁和GPS的单车,每辆单车的采购单价是300-500元之间,部分单车的采购价在200元左右,如果某公司共计投入100万辆,按照300元的成本计算,那么这个单车的采购总额就将达到3亿元!而如果某某单车车身成本是2000元,按照100万辆的投放数量,那么采购总额将达到惊人的20亿!
 
  如果这个数字是1000万辆呢?如果这个数字是3000万辆呢?!
 
全网营销
 
 
  小商帮(公众号:xiaoshangbang)无意用恶意来揣摩人性,但这么高的采购量,真的所有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投资人都没有猫腻吗?
 
  搞过制造业的人都知道,一辆自行车,而且是我们能看到的这种并非黑科技加持,材料并非什么航空材料特种钢,内部并没有什么特别值钱的零部件的,几千块的成本是说真的吗?
 
  就算第一辆车研发成本很高,但是平摊到10万辆以上的级别时,边际研发成本是非常低的,就目前来看的所有共享单车,有的公布的采购价就200多,有的说要好几千,实际上,光车身而言,成本能过500的就已经是质量很好的了。
 
  我们这里不讨论维修、损耗等成本,也不说运营,推广等成本,因为那个在财务上也是单独计算的,我们只说采购时的单价。
 
  再看所谓的智能锁,这个玩意的成本就忽高忽低的难以捉摸了,A单车说智能锁成本是500,但是小B单车说他的车子+GPS+智能锁成本是400,C单车说我的智能锁牛逼,技术高大上,所以成本要好几千。
 
  还是我前面那句话,量产之后,边际成本并不高,GPS+智能锁在10万辆以上的时候,成本会高于1000元?我读书少,不懂这些,那么目前为止已经在量产的最高大上的GPS+智能锁当量产到10万+的时候,成本就当成是1000吧,而普通的呢?小B单车的车身+GPS+智能锁的采购价公布出来才400。所以,这里的价格是非常混乱的,到底真实的采购价是多少,恐怕只有公司创始人或者紧密跟踪的投资人知道了。
 
  目前单车上用的最牛的GPS加上最牛的智能锁,加上目前看到共享单车中最牛的单车的那副身板,10万+的单车成本会是几千?而如果是普通的自行车+普通的锁,各种成本加上来,10万+的单车采购成本会超过大几百?有懂行的人,可以来分析一下,共享单车的真实采购价到底能是多少。
 
  投资机构投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来能够退出。不管是第几轮退出,还是IPO退出,还是并购退出,只要能退出就可以。
 
  但对于具体的投资人而言,投资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赚钱,第二,口碑。
 
  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的基金中,资金池子都不是投资经理自己的,而是有各种所谓的LP的,对于像共享单车这种现象级的明星项目而言,我们不分析其盈利模式,这个以后再说。
 
  但聪明的投资经理都知道,未来共享单车领域一定是能做成功的,可能是一个生存下来,也可能有几个生存下来,所以,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个时候只要能够让自己投的单车生存下来,在未来的市场中要么独树一帜,要么接受并购重组,最后都能获得名利双收的结局,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码投资和造势,把获得投资少的一些单车先给干掉。
 
  对于投资界而言,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前景的项目了。
 
  所以,对于投资人而言,既然这是一个名利双收的项目,那么接下来就是策略的问题了,投哪家,怎么投,投多少,投哪里。
 
  那么这个时候,其中部分有私心的投资经理和创业者当然会心照不宣的瞄准“返点”的问题,而为了能够在将来的市场站稳脚跟,1000万辆是起步数,5000万辆不是事,国际化发展中1亿辆也是有可能的。
 
  小商帮(公众号:xiaoshangbang)假设A单车是高大上的,成本价达到了1000,共计要投100万辆,每辆的采购价是1500,那么采购过程中的“损耗”就是5亿元!
 
  成本与采购价之前的差额越大,猫腻越多!哪怕差额只有10%,只要量大了,都是非常恐怖的数量级。
 
  如果真的有不良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合伙来做这个生意的话,采购量到达千万以上,采购单价到达几千以上的时候,这个黑洞可能是巨大的。
 
  小商帮(公众号:xiaoshangbang)假设将来某共享单车公司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合作吃回扣,单车成本800,采购价1000,那么每辆单车的差价就是200,该单车做到了1000万的投放量,那么回扣总共就是惊人的20个亿!
 
  那么对于投资公司而言,如果因为回扣太高导致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呢?
 
  实际上,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有很多种,光单车而言,小商帮来计算一个不考虑盗损的理想模型:每辆单车成本800,每天用5次,每次1元,那么理想情况下160天就能收回一辆单车的成本。
 
  而对于小O单车这样,采购价低于250元的,按照这个模型,50天就能回本了。那么如果800的车子拿完回扣,成本变成1000了呢?回收期就变成了200天,也就是多了1个多月而已。
 
  所以,这个回扣并不会显著影响企业的盈利,只是延缓了盈利的时间而已。
 
  很多吃瓜群众担心共享单车盗损率太高,公司最终收不回成本。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骑车的频率,而盗损率只要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可以盈利的。
 
  假设盗损率很高,摊到每辆单车上成本增加了50%,但骑行率一直能维持在每天5次,每次1元左右。那么以单车原来成本1000元计算,加上盗损率的均摊,其采购成本实际上就是1500元,即便这样,300天也就回本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骑行率、投放数量以及盗损率的数学模型,这个找精算师算算,在很多城市都不会有问题的。
 
  与采购成本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的情况相对应的,还有资本的疯狂投资。
 
  2022年第一个月,共享单车领域的投资就接近了40亿元,如果加上之前的投资,几百亿人民币已经投入到里面了,这些钱都会干干净净的用在正事上,你能确保一个项目100个亿的投资,其中10%不会被挪用?
 
  大家联想一下之前神奇百货的95后少女王凯歆,这么多知名投资机构加持的项目,王凯歆却能用于给自己每天买各种奢华用品?为什么对于王凯歆个人对投资的钱大肆挥霍无法控制呢?风控和投后管理真的这么有效?
 
  当吃瓜群众还在担心哪家共享单车会倒闭,投资人会不会血本无归,某某单车的运营成本有多高,谁又会是做公益的时候,或许其中某些人正在偷着乐呢!
 
  还有什么生意比这更好呢?所有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和投资人都经得起这个诱惑吗?对于极少数创始人和部分投资人而言,哪怕失败了又如何?
 
  你原来是一个屌丝而已,做个共享单车一下子有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将来有几百个亿的截流进账,而且是免税的,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诱惑?而明面上,大家都是伟光正的。
 
  以上分析纯属喝多了臆测,我相信绝大部分创始人和共享单车的投资人都是正直、无私、高大上的,他们有一整套非常牛逼的人性丑恶防范技术和防节流制度,上述的分析只是纯粹的假设,所以,这个可能是个假的分析,他发生在瓷器国而并非中国,请各位共享单车的参与者不要对号入座。
 
  2、押金的诱惑
 
  押金方面其实讨论的很多了,我们简单说说。
 
  其实押金这门生意并非一门新生意,而是已经被玩烂了的生意,但真正的高手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比如说北京市的交通卡,巨大的押金收入实际上是一个谜。
 
  再比如说很多房产中介会把房源拿过来,然后租客的押金就交给房产中介,最后他找各种办法不退给你,如果是个大公司,全国每年不退的押金数量也就非常惊人了。
 
  再比如传统的零售产业,有的做成巨无霸的,能够押供货商的款好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的,就算利润率只有5%,靠着这些押金,也能获得非常滋润了。
 
  为什么政府部门做押金生意好做呢,这里实际上有个公信力的问题。
 
  同样的,有大机构背书的共享单车做押金生意,也会比小机构要好做的多,这里面同样有一个信任程度的问题。
 
  可问题是人家是风险投资,并非政府部门或者银行,何况政府部门和银行也会赖账。
 
  不过,政府和银行的债务还不上,还能搞一个资产证券化,然后打包卖,时间拖一拖,说不定以后就皆大欢喜了。
 
  可是风险投资如果失败了,押金有多少能兑付呢?大家可以看到之前互联网+金融热的时候,多少P2P号称是政府站台或者国企站台的,倒闭之后投资人从政府或者国企拿到过多少钱呢?
 
  近日,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跟摩拜单车CEO王晓峰的一场专访里算了一笔账,摩拜单车每名用户299元的押金,总额共计28.7亿元,押金去哪儿了?
 
  王晓峰解释了为什么收押金、为什么是299元,而对于叶檀反复追问的押金用途问题,却始终未作正面回应,最终的回答是去问招商银行。
 
  事实上,哪怕共享单车的巨头摩拜和OFO,以目前的融资额度来看,要支撑起几千万的单车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于押金的语焉不详,正证明了部分媒体的猜测——押金被挪用了。
 
  而与摩拜和OFO这种知名的单车比较起来,更多的单车名气并没有那么大,这些押金究竟都到哪里去了?
 
  小商帮给大家算一笔账,假设真的如各个单车们所宣称的,2022年共享单车的规模达到8000万辆——我们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内+国外达到这个数量,以每辆单车200元押金来计算,光押金规模就可以达到160亿元!
 
  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值,一旦共享单车出现管理混乱而纷纷倒闭,这些钱中的大部分将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个人的腰包。
 
  这并非危言耸听,P2P乱象时,有多少老板携巨款潜逃了?投资者有多少钱被追回来了?这些老板中不乏很多看上去高大上的人物,高学历或者社会头衔多的人比比皆是,不乏明星投资公司和政府、国企站台的项目。
 
  所以,与其让巨额资金来考验人性,不如让政府部门赶紧制定相关的措施,确保押金池不出现问题,不被挪用,否则,押金问题将会在2022年到2022年频频爆发。
 
  即便押金不被个人挪用,但很难确保这些公司不会用于其他用途:投资、理财、购买单车、运营、推广等等,一旦监管不当,庞氏骗局的问题不可不防。
 
  那么,对于像某爸爸投资的Y和O单车,只要有信用积分,不需要押金的情况,除了做信用的生意之外,又能做什么灰色生意呢?
 
  3、大数据的背后
 
  近日,百度云就宣布即将利用“天工”智能物联网平台技术,为摩拜单车提供精准定位的服务。百度当然不是慈善家,他看重的是背后的“大数据”生意。
 
  对于不懂技术的人而言,大数据是一个高大上的词汇,很少有人会将它与灰色产业联系到一起,甚至,不少创始人在讲解单车生意时,也都要讲到大数据,当然,投资人能听懂,但普通人并不了解。
 
  我们来看看摩拜的胡炜炜给大家展示的“摩拜在深圳的一天”:
 
  这个图像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共享单车的大数据,让人看到了城市的脉动,看到了密度,看到了峰值,政府部门对此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可以接入交通管理系统和城市规划系统进行分析和梳理。
 
  可是,大数据真的这么美好吗?美丽的数据流之后,隐藏着多少肮脏的东西呢?
 
  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金言曾经对媒体说过,“大数据已经悄悄地进入到了个人隐私的灰色地段”,“借助大数据技术,每个人都被数字化了,你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外界掌控之下,甚至还可以借此预知你的未来行为。”
 
  华夏时报的马维辉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每当安装一个手机客户端时,软件都会要求读取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和彩信等,要么就是请你同意它获取手机位置、打开摄像头、使用话筒录音。
 
  如果你曾经买房,在房产中介登记过个人信息,还会没完没了地接到陌生电话,询问要不要贷款、买房、装修之类。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前那种小范围的数据交易和应用只能叫做“小数据”,因为它只是各个公司在自己内部对数据的开发。
 
  亚信集团大数据高级咨询顾问王维表示,大数据要真正实现价值必须做到“互联互通”,即让政府、运营商、银行、网站等各方数据实现跨界和共享。
 
  文金言表示,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大数据将成为一个新的“权力”。一旦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通过其牟利,或者攻击他人,就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危害。
 
  这并非危言耸听,刚刚被曝光的京东数据泄露事件,虽然是一个“没转正”的技术人员做的,但你的信息被充分泄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想想看,如果一个超大型公司连一个刚入职,没转正的人员都能把50亿条信息进行泄露的话,那么是不是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这个能力?
 
  面对这种能力,有多少人能经得起巨额利润的诱惑?我们每个人每天收到的骚扰电话,骚扰短信,都告诉你你的信息被泄露了,甚至你刚生完小孩,就有人给你推销奶粉,你刚买好机票,就有骗子给你发短信取消。
 
  具体到单车上来,为什么BAT都要加入到共享单车的战斗中呢?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是共享单车这一种商业模式的战斗,大数据、支付、广告、社交、保险等等,都有可能在共享单车的战斗中打响,谁也不想掉队!当然,这个层面的分析我们以后再说,今天只说说灰色的部分。
 
  我们设想一下我们是怎么用单车的,早上起床后,你在家里打开APP,查找到附近的单车,然后你骑着单车去了地铁口,到站了之后你可能还要找一下附近的单车,然后骑着单车去公司。
 
  下班后你可能要骑着单车去吃饭,然后周末你可能会骑着单车去买东西,去旅行。
 
  你到了外地,会骑着单车去办事,去旅行。
 
  所有这些场景,都会被你的软件所记录,10天,100天,1000天,数据将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然后10万个人,100万个人,1000万个人,甚至1亿个人都被记录了,这些人的种种行为都会被计算机描绘出一个个侧像。
 
  数据达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以后,就是非常有用的数据,我们往好的方向去想的话,某个公司购买了上千万的用户数据,然后做精准的广告推送,1个用户1毛钱,这些数据也值上百万,而这些数据可以被贩卖多次,如果是上亿条数据呢?如果还有数据间的关联分析呢?甚至不同人之间的数据关联分析呢?
 
  这就是灰色产业链中大数据的价值。正是因为大数据值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来贩卖你的数据。当然,我们不是说BAT会贩卖用户的数据信息,但他们会利用用户的数据信息为自己的业务服务那是一定的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将来共享单车的公司只剩下1,2家,那么他们的大数据将会非常的值钱,他们可以通过大数据交易平台进行合法的交易,也可以通过一些灰色的方式与各个行业进行“合作”,共同分享你我的数据,并从中获得稳定的,超额的利润,而这个上下游的产业链,甚至可能达到千亿的规模。
 
  这仅仅是没有加工过的数据,如果加工过的数据,把每个人的全景都描绘出来的数据,会是怎么样呢?
 
  你平时喜欢在电商购物,你的上网行为已经被电商牢牢抓住了,喜欢买什么,频率多少,价位多少,你的用户形象已经被他们勾勒出来了,你看什么新闻,某头条将对你进行精准的行为分析,然后对你进行推送,当然,背后记录的是你的使用行为和浏览轨迹,然后你现在骑共享单车,用共享汽车,你的出行轨迹和习惯也被记录下来。
 
  以后随着5G的发展,所谓的新零售、物联网等技术出来,加上个人健康的智能硬件在云端的监控,你生活的所有点点滴滴都会被记录,吃穿住行的所有数据,都被存在了某个终端。
 
  到了那个时候,你还有隐私吗?甚至你上个厕所,都有智能马桶把你的数据传到云端。你这个人所有的特征,习惯,喜好,健康状况,甚至你自己都没关注过的习惯和细节,都将被数据化,在虚拟世界里,你就是一个“数据人”。
 
  成为“数据人”之后有多可怕?你碰到的一切可能都是假的!都可能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分析之后精心设计的圈套,你的大部分行为都会被提前预见到,并且被商家精准埋伏。
 
  甚至,由于灰色产业链的存在,你的“数据人”被不法分子精确掌握!
 
  你想要购买房子的念头刚刚出现,就会有人给你打电话推销,而且正是你想要的那种,你的竞争对手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精准打击你,你的个人财产会在一次精准的骗局中被骗走,跟你“邂逅”的美女,可能只是一个失足女,而她可能一天会“邂逅”不同的人十几次。
 
  而如果大批的“数据人”被不法分子获悉,将可能产生群体性的灾难,一旦某些群体的行为被精确分析和预测,将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想想看,美好的大数据背后,是怎么样可怕的人生!
 
  在不久的将来,AI技术与大数据进行了结合,机器将比你更懂你,你的亲朋好友会落入可怕的陷阱吗?甚至,人类在未来,会落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怕陷阱吗?
 
  4、洗钱
 
  这个说法跟第一个说法一样,是纯猜测,只是一种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各位看看就好,不针对某个公司和个人。
 
  由于共享单车行业符合洗钱行业的特点: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成本可大可小难以查证,拥有巨额的押金和数量巨大的来源,且有自己的银行账号可以提现,因此,某些共享单车如果在将来成为洗钱的工具也一点都不奇怪。
 
  我们举个例子:某A是自行车零配件提供商,他自己或者他的朋友有一笔1000万的款是非法收入,比如说是卖毒品得到的收入,现在某A要把这1000万元洗白。
 
  现在某A和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某B是朋友,某A跟某B说,你帮忙洗白这笔钱,给你100万的佣金。
 
  于是某B虚构了1000万的共享单车的销售收入(可以通过后台修改数据或刷单得到),并将某A的非法收入1000万元通过刷单工具打入B所在公司的账户。
 
  而某A则虚构了一笔与某B的1000万元自行车零配件销售合同,并开具正式的发票,某B再从账户中把1000万资金打给某A,当做是采购款。
 
  这样,这笔非法资金通过两个虚拟交易,成功的变成了合法的销售收入。某A将这笔收入变成合法收入之后,私下给某B个人100万的好处费当做洗白的费用。
 
  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某B公司的销售收入,使用人数,用以和竞争对手撕逼,又可以让某B得到相应的巨额回扣,还能够让某A的资金快速洗白,而且非常的隐蔽。
 
  假如某A和某B每个月都做这样的生意,真假掺杂着做,在大额的资金流水之下,实际上是很难被查证的。
 
  还有一种洗钱方式就是通过押金。
 
  比如某国企领导希望能够给员工和自己发发奖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把钱直接弄出来发。
 
  那么这个时候通过与共享单车签订协议,为公司10000个人办理共享单车的福利,每个人押金222元(可以跟多家公司签约办理同一项共享单车押金业务)。
 
  办理之后,某国企与共享单车约定在某个时候退款,同时承诺退款时可以给共享单车相应的手续费,但这些款因为是以个人形式存在的押金,所以都被退到个人的账户上面,假设每个人退了200元,22元作为手续费被平台截流或私下当成好处费给了平台负责人。
 
  由于是押金,并没有相应的发票存在,在做账时借方是其他应收款,贷方是库存现金,如果共享单车不倒闭,那么可以一直放在账上不体现,而如果共享单车倒闭了,则可以作为坏账来处理。
 
  这样,通过共享单车这样的渠道,直接实现了钱从国有转到个人账户的目的。
 
  而如果公司以10000个人的名义办理的押金,实际上收款的个人有5000个是国企领导相关的账户时,万一碰到检查,还有5000个名额可以拿出来给别人看。
 
  这笔款就顺理成章的转入了国企领导的个人腰包,而且光看账目根本没法查证款项已经被挪用。这种模式实际上跟寿险领域的洗钱方式是非常相似的。
 
  由于共享单车每日的资金流水巨大,而且购买整车、零配件等相关的支出额度巨大,押金现金流巨大,额度零散且单价以小额为主,洗钱行为将极难查证。
 
  而且一旦形成相对垄断之后,这方面的流水将更大,别说1000万,几个亿,几十个亿,甚至几百个亿也能洗出来。
 
  所以,共享单车领域很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渗透,形成一个巨大的洗钱池子,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从制度上来规避可能的洗钱行为。
 
  除了上面提到的灰色收入之外,共享单车衍生出来的灰色产业链还有很多,比如刷单的公司,造假数据的公司,贴假二维码的公司等等,我们不再一一展开。
 
  结语: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中最热门的部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虽然共享单车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共享单车是一种方便群众,有利绿色经济,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的经济现象。
 
  我们列举了几个可能会成为灰色收入的方向,并不是鼓励有人这么去做,也不是影射某个共享单车公司或者投资人,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可能性的分析,让监管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让共享经济在未来能够良性发展,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内容标签:

热门文章

没钱投广告的中小企业,靠这8个野路子,我们做到了日访客从50到5000+。不玩虚的,不砸钱,只靠“平台规则+内容杠杆”,本文分享的每个方法都经过20+企业验证,看完立刻能用!

砸钱投广告、追热点、铺渠道…为什么你的品牌总是推不起来?今天爆肝揭秘行业大佬打死不说的大实话!从瑞幸“逆袭星巴克”到蜜雪冰城“3年开2万家店”,手把手教你用6个核心模块吃透品牌推广,看完这篇立省50万冤枉钱!

在流量成本飙升的今天,网络营销的价值已从单纯的获客工具升级为品牌资产的核心沉淀池。本文基于2023年全球500强企业营销策略拆解,揭示如何将流量运营转化为品牌势能,让每一次点击都为品牌价值加码。

有人靠1毛钱点击撬动百万流水,更多人被算法榨干最后一滴血‌。我用电商、教育、医美行业血泪教训,拆解竞价的5大「杀人技」和3个「吸血陷阱」,看完立刻判断你的行业适不适合玩命烧钱。

3676

本文起底3个行业灭门惨案,拆解“自爆、反杀、偷家”三大流派的20种阴招,附舆情监测黑科技+话术模板,手把手教你用公关危机榨干最后一滴流量。

作为拥有12亿月活用户的超级生态,微信早已超越社交工具的范畴,成为企业连接用户、构建私域的核心阵地。但许多品牌在微信推广中陷入误区:要么把公众号当“广告板”,要么用群发轰炸透支用户信任。真正的微信营销,应通过“内容+场景+关系链”的组合拳,实现用户从认知到忠诚的全周期运营。本文将拆解微信推广的6大核心策略,助你抓住私域增长红利。一、公众号…

美团砸钱投竞价排名?太天真了!真正会玩的商家都在“偷”平台流量。一家社区火锅店靠“差评截流”日赚2万,奶茶店老板用“外卖小票”裂变8000私域粉…揭秘3个零成本爆单套路,小白看完就能抄作业!

博客推广的核心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内容优化与SEO(搜索引擎优化) 、社交媒体推广、合作与客座文章。这三种方法在提升曝光率、吸引目标受众、建立行业权威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025年的危机公关战本质是:用魔法对抗魔法,用疯癫对冲理性,在全民审丑时代把黑流量炼成金‌,“每个爆雷热搜背后,都藏着一把逆袭的梯子”

深扒教育、电商、餐饮等7大行业地下渠道玩法,曝光从微信坟场流量回收术、支付宝生活号丧尸军团到拼多多砍价黑产的暴利真相,文末附“渠道尸检报告模板”。

传统英语培训机构依赖“免费资料”“名师辅导”等话术,转化效率逐年下滑。本文将拆解高转化率英语软文的底层逻辑,结合品牌定位、内容设计与渠道适配策略,提供可复制的创作框架‌。

拆解餐饮、美妆、知识付费三大修罗场,起底“社交货币制造厂+人性弱点提款机”的18套骚操作,文末附黑产级工具包。

“当菜市场大妈用二维码收钱时,互联网已不再是那个互联网。”你以为抖音、淘宝就是互联网的全部?‌真正的大佬在屠宰场装传感器,在养猪场装AI摄像头,把高速公路变成算力工厂‌。拆解12个行业被“+”号撕裂的真相,读懂这场从“工具革命”到“物种灭绝”的认知战争。一、‌基因检测:互联网是器官,互联网+是变异染色体‌‌1. 底层代码差异(操作系统级)‌‌…

砸钱投广告、招运营团队、买流量…为什么生意还是做不起来?海底捞靠抖音“隐藏吃法”省下2亿广告费,瑞幸用私域“自杀式发券”逆袭星巴克,背后都是同一套武器——全网营销系统!今天一次性拆解这个让企业利润暴涨300%的“印钞机逻辑”。

“投了300万做抖音,ROI不如楼下煎饼摊!”当你在直播间跪求“家人们点个关注”,有人早把用户调教成“自来水军工厂”;当你在熬夜追热点,有人正批量生产“人造爆款”……拆解300+翻车案例,揭底从内容塌方、数据造假到用户反噬的死亡螺旋,文末附逆天改命工具箱。一、‌流量毒药:自杀式内容生产‌‌1. 热点PTSD综合征‌‌死亡案例‌:某美妆品牌强蹭“高考状元”…

在用户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网站优化已从单纯的技术调优升级为贯穿用户体验全链路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2023年全球Top10万网站数据分析,揭示如何通过技术、内容、体验的三维优化,让平均访问时长提升200%,转化率突破行业基准线。

瑞幸财务造假4天逆风翻盘,海底捞“老鼠门”3小时扭转口碑,胖东来“员工委屈奖”让全网求着开店——顶级企业早就把危机变成免费广告!今天揭秘一套让黑粉哭着转粉的“公关核武器库”,教你用1%的成本化解100%的毁灭性打击。

在互联网时代,网站是企业或个人展示自身的重要窗口。然而,建好网站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更多人知晓并访问你的网站,才是关键所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五个实用的网站推广方法。

全网推广是现代营销的一种新的方式,主要借助网络,新媒体等来提高品牌的曝光度,进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某大学生靠“发疯式追星”微博日涨5万活粉,奶茶店老板用“电子狗血剧”带火全国加盟,连卖煎饼的大爷都在用“赛博算命”收割流量——今天扒光微博运营的底裤,教你用最野的路子吃透平台潜规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