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裂变营销网

标题: 河南创业血泪史:7个月亏千万,他一口气关了6家店,重回北京 [打印本页]

作者: 云裂变    时间: 2018-9-20 08:41
标题: 河南创业血泪史:7个月亏千万,他一口气关了6家店,重回北京
(, 下载次数: 199)




文|AI财经社 刘雪儿
编辑 |陈芳


在河南郑州见到苗壮时,很难想象他刚刚创业失败。39岁的他皮肤白皙,身材精悍,一袭黑衣黑裤,像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眼神里闪着光芒,说到激动处不禁摆动手臂,丝毫看不出他刚刚关闭六家店,正在清算公司。他狡黠一笑,“因为我太想回北京了”。
苗壮在北京生活了15年,也买了房,说话的京片子味越来越浓。有人问他是不是北京人?他不敢应允,连说是河南周口人。
这种难言的身份界定令人焦虑,而当一场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的创业风潮降临,一群人仿佛找到归属感,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今年1月,北漂多年的苗壮回到河南郑州,开启了社区生鲜店的创业尝试。身份模糊感再次袭来,他总以北京的思维看世界,却不知故乡还驻留在旧时光里;他自幼生活在熟人社会,长大后仍无从折断复杂关系链滋生的枝芽。
可是,如果不来次探险,多数人仍活在自我怀疑的迷宫里。北上广是个缀满亮片的泡泡,人们一边享受商业文明带来的便利和格局,一边要承受快节奏相随的紧张与压力。9月的第一天,苗壮带着一车的行李和狗,回到北京,迎接他的是北京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
01


我叫苗壮,河南周口人,2003年来的北京,买了房。在北京摸爬滚打的15年,我有过几次创业经历,都和互联网有关。2014年,大家都想做一些改变传统行业的东西,找钢网之类的B2B供应链平台特别火,因此我跟家里做棉花生意的同学,一起做了找棉网,但只是做中间信息平台,没有太大价值,再加上遇到资本寒冬,就没做了。
后来,赶上微信公号的发展机遇,我做了一个自媒体联盟,帮别的号运营,但红利期一过也不行了。去年7月,有朋友做了一家新零售公司,我去做公关。几个月后,新零售概念火了起来,有投资人通过朋友找到我,想要做社区生鲜便利店,打算投四五千万元,我就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中。
当时,我们核计了下,觉得在北京做难度大,竞争激烈,需要很多资金,就打算降维打击,把模式复制到二线城市,选的城市是投资人的老家郑州。从这里开始做,我因此成为逃离北上广的一员。
去年年底,我抽空去郑州考察了三次,每次待两三天,沿着街道走,挨个看门店。我发现当地的社区生鲜超市,做得很差,品质和服务是上一代的东西,顾客都是中老年。就想着,我只要比他做的好一点就行了,打败他很容易。再加上定位高端的百果园在郑州做的非常好,随便一买就花了100多元,更加肯定我们有机会。
说干就干,今年1月末我就离开北京来郑州扎根,经过2个月筹备,第一家定位中高端社区生鲜便利店的门店在4月初开业,水果、蔬菜等生鲜商品占比50%,后来慢慢开到6家店,生鲜加到80%。
一开始每家店都火爆得不行,没有很大折扣,顾客自己就来了,队排得好长,店员都忙疯了,一天营业额能达到一万多元。但一个月后就不行了,营业额下滑到四五千元,最低的时候甚至只有两三千元。
和我们当初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顾客对谁家都没有忠诚度,隔壁水果店一吆喝顾客就去了。我跟员工说,你们卖便宜点,咱不怕赔钱。他们说不行啊,毛利太低,不敢降价,顾客说咱家贵,要不咱们也进点差的水果。我说不行,他说那营业额上不去。我就妥协了,同意掺着卖。这下子没了竞争优势,和夫妻老婆店一样了。来一个挑最便宜青菜的老太太,你是伺候她了,可她也不买别的啊。有钱人都去精品水果超市,他们的生意照样好。
说到蔬菜,一到晚上八九点,门店旁边的百果园和鲜丰水果几乎没人,我这第一家店由于蔬菜品质和价格都合适,全是人。蔬菜当日清,毛利100%都没问题,但客单价低,一个店每天卖500-1000元蔬菜,很忙很累却赚不到多少钱。
水果卖得也很好,毛利50%以上也没问题,可是损耗太大,损耗率达到了30%。完全没有竞争优势,人家经营好的水果连锁店,损耗率能控制在百分之几以内。我们管理太粗犷了,连我的房东都经常给我提建议。
原来我以为郑州的房租会低,有成本优势,没想到好多地方都没有铺子,我70平方米的门店月租金2万元,比北京还要高,空调电费每个月5000到8000元,加上每个门店6个员工,每人每月3000多元,成本居高不下。
算下来,每家店一天营业额要做到1.2万元才能盈亏平衡,但最后的结果是,6家店每天都在亏损,这还不分摊总部成本,扭亏为盈有点难。7月,我看了下报表,6家店每个月亏150万元以上,总共烧了快1000万元,还有4家店装修好没开业,如果开业了亏得更多。
这些都是表象,后来我反思了下,主要是人才、市场环境、资本以及自身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几乎无法挽救。之后,我就不想干了,觉得是在浪费时间、钱、精力,再做几个月、几年也不见得会有好转,因此动了回北京的念头。



(, 下载次数: 183)






02


缺人,没人才是最大的苦恼。
在河南,公务员是最理想的职业,除了事业单位和央企,你几乎看不到年轻人。河南也没有说的上来的互联网知名企业,UU跑腿是河南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郑州的地标“大玉米”写字楼里,好多是做P2P的公司,警察来了一拨又一拨。
我租的写字楼在郑州算好的,可是100个女的中有90个都不会化妆。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要求学历,也不要求有经验,招的店员都是20岁刚入社会的,什么都不懂。我又没有时间给他们做培训,门店都是刚开业,人手不够,忙都忙不过来,只能赶鸭子上架。
底层不行,中层也不行。来我这面试的中层,几乎遍布河南当地的零售企业,和他们交流几乎是对牛弹琴,基本上是我说我的,他说他的。啥叫线上线下一体化,啥叫每日优鲜,他们都没听说过,听过盒马的都算好的。
既然当地人才不行,我从外地引进总可以吧。我高薪从北京、上海找人,从上海招来了几个线上运营的员工,和郑州这边的员工一对接,没过两天就辞职了,人家觉得无法沟通,对话不在一个频道上。
有一次开会,除了店员总部30多个员工都参加了,我当天讲的是方向目标。结果好多人来了又下楼,干嘛去了?都去楼下办公室拿小本子,没人拿手机或电脑记东西,给员工开通的企业邮箱几乎没有人用过。一到下班,我的员工们都不看微信,更别提加班工作,我严重批评都没用,人家认为这是他自己的时间,得回家做饭哄孩子。
门店的关门时间是十点半,结果我十点半去看时发现灯已经关了,他们不到10点半就开始收拾东西。我给员工讲创业精神,用股权激励他们,没用,推不动,他们只想领工资,不愿意努力多劳多得,也不愿意挣这个钱。
要说管理水平,肯定有问题,但我不直接管,底下都是中层在管理,但中层都来自当地企业,他们本来就做得不好,你还指望他们能做成什么样。比如说之前的采购总监,我不是很满意,但看他商超经验比较足,将就着用,结果让他去跑店找改进方案,他直接说门店定位太高,能不能改低点。
公司遇到困难,在北京肯定是集思广益,所有员工都出谋划策。但在郑州,他们只会听你说,根本没有讨论,也讨论不出啥。
郑州的生活和北上广不在一个时代。在北京,从晚上六七点到十二点,你可能会思考很多东西,处理很多事情。但在郑州,我同学、发小到了晚上,永远都是一起吃饭喝酒,喝晕了就回家睡觉。我同事里打网游、手机游戏的都很少。
我真不是地域黑,我也在河南生活了八九年,到现在我姐姐姐夫和父母都生活在郑州。但地方差别真是太大了。在北京,你发现不适合的人,可以选其他的,在郑州你发现好多都是凑合用,不然就没人了,你改变不了。你说我带领这帮人去打败生鲜传奇、钱大妈?先不说我有没有管理能力,我自己就没这个本事。
我不是来做慈善的,来拯救他人的,我是来验证商业模式的。如果不适合,我就不做了。我时间精力有限,更愿意花在愿意相处的那帮人身上。



(, 下载次数: 179)






03


除了人才,第二个原因与商业环境有关。
其实开业的6家店里,第六家是可以存活的店型。它位于小区内部的商业街上,店面很小,房租只有四千多元,只卖水果,每天有六千到八千元的营业额,我验证这个模式是对的。投资人说开,快开,开个百八十个。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往下做呢?我把郑州所有的小区都找一遍,能允许社区内部开店的小区都没有百八十个。甚至很多小区的快递都不让进小区,都不能送到家门口,必须放在丰巢柜里。
投资人说北京不是这样的啊,我们脑子里都是北京的想法,很多地产商都做社区内的便利店,怎么可能不让做的,但郑州就是这样。这地方啥都靠关系靠钱,就算你花钱做进去了,和咱们谈的商业模式也没关系啊,我不愿干这样的事,受制于人也不可复制。
我们是从互联网过来的,就想着大家以后用在线商城下单送货上门,不用来店里,也可以拓宽渠道。但天天在顾客群里发促销信息,就是没人用。京东到家开通了没人用,上了美团,也没人来。第一家店后来靠强推,线上一天有几十单,没多大意义,因为都是活动优惠贴钱做的,每一单都亏钱。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依然不能放慢开店速度。一来投资人不希望那样,二来新零售时间窗口很短,巨头们马上就要来了。当地有个专门做低价的水果卖场,没开几家店就被收购了。都是这样的,你弄好了我差不多就收了,谁还一家家干啊,投资人说一年最少先开个50家出来。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资金实力。如果你靠十个亿,三五年去赔,很好搞啊,先占位置,以后巨头来了,收购我就行。但问题是,烧钱你也不一定能烧得赢。当地的厨鲜生、鲜上益品、悦来悦喜背后都是大上市公司,也发展很艰难,而我的投资人又不想要机构投资者进来。
我们原来想的是,在前面占领先机,但没想到每个店都在亏,相当于大盘子的钱不在滚动,而在流失。我老说时间不够用,新零售风口在2018年就收尾了,我们这种小店就更没机会了,明年会有大的来收割。
有人说为什么在二三四线城市,钱大妈和生鲜传奇能活下来。我认为,一是做的早,二是能摸索出模式,三有资本支持。我现在找到符合的店型,你要求不那么快,我五年也可以做出一个钱大妈,但我本人不愿花五年去做,我的投资人也不愿花五年去等待。有人说你慢慢开呗,可是那不就做成夫妻老婆店了嘛,挣的是工资,人均万八千,起早贪黑,我们能这样干吗?不可能啊!
还有个原因是,我不愿意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了。我原来想的是在北京遥控指挥,继续进行也还行。有个朋友问,如果做一两年还是瞎浪费时间,对你个人不也是损失嘛。我一听特别有感触。
你走在北京,会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人穿了个AJ鞋子,那个人背了个好看的包,大家都活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干嘛不享受生活呢。而我在郑州看到的就是凑合。同龄人和90后同事里,大家连一件大品牌的衣服都没有。很多人中午和晚上下班的休闲时间都是用来喝酒。
我本来不喝酒,后来被劝得无聊了也去喝,白酒啤酒轮番上,我肚子都吃大了。在酒桌上,我们尽聊些这个酒真不真,喝了头疼不头疼,再聊个不靠谱的事情,比如找关系做这事那事。我原来在北京一周有两场足球赛,聊的都是项目,交流近况,积极向上的内容。在这开始还踢一场,球队总是打架,后来我就不踢了。整个人再继续待下去,可能有一天我和他们照相就一模一样了。
当年我在北京工作,老家同学的父母都问我是找啥关系介绍的,我说没有都没人信。在郑州,商业环境不是公平公正的,所有人认为要猫腻才行,要靠熬、靠混。融入郑州的前提不是变好,而是把自己放低。我好不容易才拥有了好的生活,即使我不做项目,我也不会在这待下去了。



(, 下载次数: 233)






04


我也不是没有争取过。我跟投资人说,要不转型做B2B供应链平台,我们已经有个2000平方米的仓库,正在建冷库、大的分拣中心、农残检测室,准备给小店供应蔬菜水果。
投资人做过生鲜B2B平台,说不要做这个。问题在于夫妻老婆店挣的是辛苦钱,他们愿意花时间去采购,即使相信你的品质,你也不敢加价,否则人家就不用你,说到底还是不挣钱。我有朋友做这个,一年亏了几百万元,到最后也是大鱼吃小鱼。
其实,京东、天猫和小店都是这种松散关系,比如京东掌柜宝、阿里零售通、中商惠民等,这种模式都没意义。我一开始用京东掌柜宝下单,发现各种错误,首先货品单一不全,和夫妻老婆店卖得差不多,我还要再去其他地方采购;其次送货时效和服务体验都非常差。人家小供应商干多少年了,不比你专业,用这些平台反而多了一个中介,和我打电话要货有什么区别。
投资人后来说,还是要开店,规模没起来,但我认为这规模不是资金量和这个团队可以玩起来的。
我要干,也是与互联网、科技、时代相关的,现在有点反过来,做的事情太传统了,用不着互联网。比如这里搞互联网拼团,用小本子记录,张三妈今天要十斤苹果,最后汇总完以后去进货,这不就是小买卖嘛,太落后了。
8月下旬,我和员工说要关闭,一天之内解决。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很有感情,从店面设计、规划、装修到生意兴旺到衰败,大家都一块度过。我说店长承包下来吧,也没人干,大家还是没什么信心,都知道太难了。他们有人说当成夫妻老婆店运营,总部不要人,留两个店员,可那样有啥意义呢?和公司规模化运营没关系了。
得知店铺转让后,好几家想接过来,改成无人便利店或生鲜便利店。肯定还有好多人前仆后继到二三四线城市试一把,就像我当时看别人一样:你干不好是你的问题,我干就能干好。同行巴不得你失败,但有的机会是大环境造成的。
有朋友问我能不能试验一把自己开便利店,我说千万别搞,搞一个死一个。以后我做项目首先屏蔽这类,也不会去这样的公司打工。零售都是区域化的,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时机很重要,人家早就占坑了,你作为后来者,有什么特点吗,差异化太小都没戏。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大会上分享,一线城市商业模式往三四线走肯定行,我觉得这都是扯,哪个事情要确定肯定行了那大家都去干了。我做这场试验的收获是,世界上没有100%能成的事等着你做,你不做永远不知道。
说到以后,我打算回去做社交电商,是依托微信生态的拼团模式,技术和营销方法能发挥作用。下次创业我不会什么都干,采购等专业的活还是交给专业团队,我只做自己最擅长的。另外,要做能养活自己的项目,不能光靠烧钱。
等清算完了,我就能回北京,太想回北京生活了。不久前,我在北京租房子,觉得空气都是甜的,以前走在大街上觉得人群好烦,现在觉得任何人都亲切可爱,生活都是积极向上的,因为你看过更差的,你会很知足。



(, 下载次数: 212)






说难听点,为啥逃离北上广,都是被淘汰出去的,混得好的谁走啊,有本事哪有生活不下去的。

云裂变汇聚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等专业领域,每天更新最实用的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知识。
作者: 荷蘭水蓋    时间: 2018-9-20 08:41
又一篇黑河南的文章。其实是揭露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一线城市,才能集聚高端商业模式。我在筹备一个快餐项目,目标城市只有6个,猜猜是哪六个?怎么将就核算,也没找到第七个城市可以进场。
作者: kuchan    时间: 2018-9-20 08:41
70平米的店请六个人看,我水果店正好也是70平米,当时投资十万,如上货车也就十八万,就我们夫妻两人看店,我自己去市场拿货,还带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个三年级的,中午开店,晚上十一点打烊,日营业额四到五千,月租五千,电费1500,月纯利润在二万多点,我真不懂你六家店七个月时间怎么亏一千万的
作者: sdvdfvfdg    时间: 2018-9-20 08:41
当年我是郑州最早一批开社区生鲜店的09年从乡里乡亲到鼎合商贸再到菜哥平价生鲜超市不到一年十家店,线上线下,专门有培训团队做标准化运营培训,小区推广负责单店盈利,冷库分拣中心物流一应俱全,无奈和投资人理念不合只能之身出走,回忆过往感谢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
作者: wjmnet    时间: 2018-9-20 08:42
我在郑州创业将近八年,做的餐饮娱乐行业,纯实体。在这之前,我在上海的互联网公司做过三年,我想说说我对这位朋友的看法。
我觉得他不太适合创业,理由如下:
1.先不说商业模式,商业环境,,b to b,行业特性等等这些!我觉得你要想创业,不管你做任何行业,互联网也好,实体也罢,你要把有一个叫生意经的东西摸透。所谓生意经其实就是人心,你如果不把人心里的的那些事整明白了,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枉然。为何创业关乎人心,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2.这位朋友分析问题避重就轻,以偏概全,主观臆断!一线城市确实是互联网的沃土,可是你要搞清楚,你在郑州做的可是实体,互联网只是营销思路,你拿做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去经营实体,失败是自然的,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不后知后觉,不自知,还扯什么打球有肢体冲突,大爷大妈没有忠诚度,下班就喝酒等等一系列看似宏观却不相干的话题!去误导读者和创业者的思路跟着你一错到底!实在是不该!这方面建议读一下董明珠的自传。
3.你通篇都在讲郑州的不是,可见你对郑州一点都不了解,亏你还是河南人。既然你来郑州是做实体失败的,咱就不扯什么uu跑腿,咱就聊实体。今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郑州的好。丹尼斯百货(沃尔玛家乐福),歌迷KTV(大歌星好乐迪),巴奴毛肚火锅(海底捞),蜜雪冰城饮品店(coco大卡司一点点)等等!随着近十几年郑州本土品牌领土保卫战中,有很多本土企业都占了上风,让很多国内国际打牌束手无策!我在郑州,我骄傲!郑州人任死理儿,不矫情,念旧。对舶来品有些排斥,思想也确实传统了点!她就像《丰诚勿扰》里的舒淇,不是什么特别好追的姑娘,可是老娘一旦打心底里接受了你,那这辈子就会死拽你不放!
4.其实无论在一线城市还是在二线城市创业,都各有优势,各有不足,作为创业者的我们,不应该管中窥豹,以偏概全!团队不好是因为你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培养,客户忠诚度不高,是因为你的产品和营销粘性不足,你的民间投资人不愿意机构资本注入,是你们沟通不到位,归根到底,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问题。其实作为创业者的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深思熟虑,谨言慎行。哥们儿,我只能说你勇气可嘉,可是创业,我觉得我们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在北京少整些没用的,除了努力,勤奋和坚持,我觉得还得修心!
说了这么多,与君共勉![呲牙]
作者: hopesoft    时间: 2018-9-20 08:42
我一个广东人在郑州呆了15年了。大学毕业开始自己创业,娶了你们周口的姑娘。郑州确实没法跟北上广比,特别是生活节奏。我个人认为郑州市一线城市的规模,二线城市的环境,三线城市的素质。你用一线城市的思维来郑州发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用郑州本地的思维向上去发展可能会更好。但是速度不会很快,估计达不到你的投资人的预期。
作者: yunshilei    时间: 2018-9-20 08:43
说明你不会弄!我前十年左右认识一个小老弟,他是在他哥电脑店里修电脑,后来生意不景气就去了新疆做网管。过了一两年回来跟我说西北大开发,那里的超市生意很好,他想开超市,再后来,就是前四五年吧,我上QQ看到他的空间,人家开的超市老大了,属于大中型的那种。脑袋好用
作者: sagi    时间: 2018-9-20 08:44
在郑州一个月3000块,还让人干到晚上10点半,还集思广益,下班后还得看你的微信,耍猴吗?
作者: williamsliang    时间: 2018-9-20 08:44
郑州生活十年了,通篇看完。这不是一个真正生意人的态度!郑州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样二三四线城市都有问题。但这不是生意失败的全部借口!避重就轻的,放大问题,推脱自己的责任。选址,用人,运营,盲目扩张,眼高手低,通通都是问题!生意人敢闯敢干,别把埋怨放嘴上,多想点实际的。多反思自己。没有百分百完美的环境让你做,也不可能有。是非成败转头空,吃一堑长一智。也别黑地方,也是河南走出去的。通篇就没一句好话,河南就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
作者: athena1994    时间: 2018-9-20 08:44
这个我认同,我老家也是河南,在浙江金华装修公司上班,前天有一老乡要装修,让我去看一下好不好做,说他妈从河南过来了,我去了解一下,通过和他妈的淡话,我看他比较强势,说白了也就没怎么去外面见过市面的小市民,和我一见面说你怎么也开车的,他们老家公务员看不起我们在外发展的,好像我们从河南走出来都是一副民工像,我问他大概预算多少钱,他说十万不到一点,一百二十多平方,在老家已经差不多比较好了,我就不和他谈了,因为地域差异,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法沟通,在这里八九万只够工人工资,更不要说主材了,他讲的都是老家的做法,怎么省钱怎么搞,浙江这要的是服务,怎么好怎么搞,消费观念不一样,所以我就不和他谈了。
作者: iasl    时间: 2018-9-20 08:45
我也是离开北京的人,对你的感受很有感触,感觉自己和现在身边的人,想法,理念都不一样,最后沦为和他们一样的了,明年准备把店盘出去,继续北漂,真是那种感觉,在北京西站下了车,看到快节奏的生活,感觉有一种自豪感!真真的
作者: ppappa2001    时间: 2018-9-20 08:45
整文看下来,这哥们没有管理能力,全部是理由跟借口,6家店赔1000万,我们品牌在河南也有60多家店,做了十几年不都是挺好的嘛!郑州市场环境不好,难道比东北大环境还差,这2年全国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东北新店保持30家左右开业,年营业额8千多万,人才是靠企业文化去熏陶,然后培养,不是你所说的整个地区的人没有责任心。这么好的投资人给这兄弟白瞎了[呲牙]
作者: 白马王子    时间: 2018-9-20 08:46
知道为什么你水果的损耗会达到30%吗?问题就出在你的3000块工资上,你一味的强调你的想法和员工的不作为,可你却忘了创业需要的是人才,你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却忽略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你强调老家人不努力,却忽略了三千块在北京你连个保洁都请不到!不是你的员工不努力,而是你的报酬只值这点力!
作者: 思念若苦    时间: 2018-9-20 08:46
在杭州一位河南老乡在水果店打工,几年后自己也开一家水果店,白天在老老板家当工人,晚上和太太两人一同看自家的店,前几年打工时积攒了好多熟客,顾客要什么说一句就行,就是典型的夫妻店,一年收入二十万左右,开店环境太重要了
作者: cn098    时间: 2018-9-20 08:47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本人在北京生活了18个年头,从刚来的各种不适应(语言、饮食、气候,生活节奏、方式等等)那个时候感觉在北京真的寸步难行!后来一步步的摸索、坚持,慢慢的融入到了这个环境之中,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回一次老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和老家的社会圈子完全融入不进去了!很多在北京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老家你做出来后会被周围的人惊愕的觉得你很另类!比如我习惯了对人说“谢谢”无论是吃饭服务员帮我上菜拿碗筷、还是在商店咨询一位销售员,老家的朋友觉得我是多此一举、没必要什么事都要说谢谢;我不会在任何非露天的地方抽烟,因为北京是禁止在任何公共非露天场所抽烟的、已经养成一种骨子里的习惯和自觉性,老家的人们会说我装清高;去很多地方消费,尤其是年纪偏大一些的店主老板、会拒绝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方式;在饭店吃完饭打包剩下的食物、很多人会投来惊诧或是意味深长的目光;.......很多。我不是黑自己家乡,毕竟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只是,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再到下面的四五线城市、的确有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是某一方面的、体现各个领域都有,眼界的宽窄、真的决定了思想的疆域,大城市有他的方方面面的不足之处、可是,当你从一个小地方走出去、在外多年以后、你会猛然发现: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几乎相当于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作者: _.5`s凹特曼    时间: 2018-9-20 08:47
你迫切希望回到北京,进入到快节奏,在你眼里北京什么都好,欣欣向荣,而郑州身边同龄人连一件大牌衣服都没有,从你说这话能感受到你从北京混出人样,回小城市创业那种要不完的优越感。但是先生,你也只是偌大北京城里面的一员,郑州那么多店那么多生意虽然比不上北京开店做生意挣钱,但是养活的人口可不少,存在即有它存在的道理,你说员工不好管也不上进,也有可能是他们吃不了北京工作那一套,但是不代表这些人不想好好工作挣钱。当然你的观点我觉得不能全部否认,站在从北京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生活影响来看你的观点没有错。错在我觉得你不能把每一个城市去和北京,达不到预期就否定,二三线城市难道就没有创业成功的人吗?创业的成功与否是怪在这个城市没有北京的包容性和开放吗?我觉得错了,像您这样优秀的人,在我看来恰恰遗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根据环境创业
作者: Cyuen    时间: 2018-9-20 08:47
没错,我也是北漂了20年的人,不过一直没有能力在北京买房,现在在三县城市的普通县城,人工资平均1800的地方开了家饭店,当时想的太美好,觉得会和北京一样,但是现实完全让你无泪,这就是很多人明知北京压力大,但是还是愿意选择留在北京的原因
作者: 傷心走天下    时间: 2018-9-20 08:48
郑州卖水果的店铺基本上都在万邦水果批发市场有商铺的,在万邦批发剩下的都拉到市区门店销售,他们的钱在批发市场里已经赚到了市区零售店随便卖都是挣的。进货渠道不一样经营性质不一样怎么能挣钱啊!百果园都是原产地进货差价都是自己的成本在批发市场早收回来了卖一分也是多挣一分你怎么和他们竞争?根本不可能的!
作者: yufen    时间: 2018-9-20 08:48
我想知道这六家店叫啥名字?是鲜活美迹吗
作者: yinhang    时间: 2018-9-20 08:48
举例说明我的观后感:郭德纲起步在相声最低潮的时候,靠着“衣食父母”和大鹏把他捧红,中间因为张狂而受到“主流”和“权威媒体”的打压,没死。现在是曲艺相声界绝对的一杆大旗。相声的二次繁荣,引发了众多的相声小剧场,最近看《相声有新人》,知道大都混的很悲惨,因为“热爱”而苦苦支撑。我想说的是,他们只看到了相声的复苏,看到了德云社火了挣钱了,觉得说相声就能成为一个挣钱的行业,他们都错了——他们都没弄明白,并不是相声行业火了,只是郭德纲德云社火了!他们都赔钱而德云社赚钱,只是因为他们都没有郭德纲的“核心科技”——扎实的基本功!###用德云社的案例,类比这位在北京的河南老乡,并不是北京比郑州更“先进”的缘故让你失败,如果你只是带着“先进”创业概念,“雄厚”的资本保障,而没有适合当地的“核心科技”,你注定会输。再多的资金、在先进的概念,没有脚踏实地的基层管理运营,绝对是扯臊。…………突然不想继续说下去了,老乡,别飘了。
作者: 超少沒伙伙    时间: 2018-9-20 08:49
你来西安试试,教会你娃什么是认mao了,2002-2004年我几个朋友在南方生意做起来后想回家乡发展,在西安就干了一年就撂句话“西安不能做生意”又回南方了。他们回西安时组了个豪车队,当时都上陕西新闻了的




欢迎光临 云裂变营销网 (https://www.yunliebian.com/yingxia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