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裂变营销网

标题: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4-1-31 19:18
标题: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
文|令狐伯光
华语乐坛衰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说到它衰落一定会有人说,主要是现在短视频太发达。一首歌曲就是背景BGM那十多秒,只要洗脑就行了,歌曲自然就衰落了。短视频的迅速发展确实有影响,但如果一个行业完全衰落只怪一个东西,短视频还是不背这个锅的。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1.jpg

短视频平台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如果有条件大家可以去看看不同国家使用人数最多的app,你会有感受到明显的区别的。
这其中除了各个地区国家的文化习俗不同外,很关键的一点“审美”。如果说这样讲距离有些远的话,用国内的案例,不知道大家在短视频刚有些火的时候,对快手和抖音的看法是怎样的。我相信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行业的人做统计都会有高显著性的差异。
神曲充斥,短视频泛滥?华语音乐已经完蛋了吗?


而如果原因不主要在短视频兴起本身,问题到底在哪?
我以为有三点。第一点,不可承认的是,中国的现代化是飞快的,这种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与大部分中老年人的低受教育程度造成了一定矛盾,这使得目前国内的平均审美水平都是有欠缺的(当然这也不止限于中老年人,只是我单方面希望下一代人能够有更好的审美水平)。
这使得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优秀的作品和粗制滥造的作品并没有分辨能力(他们还常常以美的定义不唯一、雅俗共赏等理由断绝了对自我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思考)。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3.jpg

比如现在有多少人谈到华语音乐就是周杰伦,好像其它音乐人都不行一样。
第二点,由于短视频平台降低了创作门槛,不断的有以扮丑搞怪低俗的一类人在不同平台涌现,借助互联网被大家熟知,似乎有一种病态的为了火而疯狂的包装路线,在这种不断的消磨中,大家对美丑的认知基础变得动摇了,一部分人不再能正确的去理解自己对优秀作品的定义了。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4.jpg

第三点则是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音乐的时代,失去了传统的音乐行业的流程,制作垃圾歌的后果被削弱了,使得市面上涌现了很多对音乐创作毫无见解的人制作的作品。而由于评审恰好也处在对音乐平均审美能力有限的阶段,这必然会导致有垃圾在广泛流行。
我认为或者说我希望,在平均学历不断上涨的现在,这一情况会在10年后有所缓解,并将成为一个历史笑话。希望目前的90后00后可以广泛的欣赏不同国家、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对象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且能够粗略的了解背后的作者经历和创作过程,对自己的审美水平保持怀疑直到可以自信。
周杰伦也救不了?不用救,短视频毁不了华语乐坛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5.jpg

大家谈到华语乐坛就觉得不行,但是这个结论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从一开始就歪了。从哪歪了呢?
首先,世界观最先歪了。音乐究其本质,它的魅力就是艺术的共通点,共鸣。一幅画,一首歌,一座雕塑,它是否拥有足够的艺术价值,并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火不火,AI那样通过研究自然,寻找一些客观的完美点,然后把作品雕琢的趋向于完美点,作品就能仿佛让人吃了药一样引起共鸣。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6.jpg

大众太火的歌曲流传下来的多了,曲高和寡的没有流传下来的也多了去了。
普通人懂个屁,这话只对了一半,职业人也很多懂个屁。忘记心灵反而去关注客观标准,成果就是卡农和弦口水歌这样屁都不懂也能好听的产品,但它有共鸣吗?不知道。是否共鸣和用没用套路无关。
所以不是因为产量大了,短视频神曲多了,音乐就不再重要了,而是普通人接触到的音乐被数据分析发现了好听能抓注意力的客观套路,然后你就被塞满了。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7.jpg

其次就是方法论歪了。短视频神曲不能说没有价值,但它的价值与人们需求劈了叉,其实在研究数据的分析者眼里,什么才是最能在短时间内大概率吸引当代受众注意力的歌曲。那就是客观试图通过量化歌曲的方法,研究出来的只能是歌曲的客观标准,而不是完蛋没完蛋这种人类主观好坏的价值判断。
如果你非要用客观量化的思路去研究主观共性,那么数据不是这些年的歌曲,而是歌曲与人内心主观价值的契合趋向,这就是社会学调查了。你拿到了什么人群听到什么歌内心会有什么反应这种数据,才能帮助你研究为什么现在不少人会觉得华语乐坛完蛋了。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8.jpg

最后,依托前二者所建立的标准评价体系歪了。由于误以为通过短视频神曲就觉得完蛋了,通过数据量化歌曲就可以得到好歌的标准,所以标准自然是什么样的旋律,节奏,编曲是好的。
当注意力放在客观标准上时你就会关注“什么样的变动会大概率成为高分歌”,这个逻辑就是寻找什么样的歌抓人耳朵。如果注意力放在共鸣和价值判断上,你会关注“为什么这种变动会被称为有趣,且值得打个高分?为什么变动反而不会是个糟糕的事情?”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9.jpg

逻辑是寻找到底每个时代的当代人们心中都在听什么价值,引起了什么共鸣。这时的标准自然就是关于人感受的量化描述。例如听到重复副歌你会用什么词语描述现在的感觉并给程度打个分,数据多了你就会发现一些可以合并的词汇,这些词汇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标准。
现在全世界的音乐,无限活力(指英国佬天天骂英国流行音乐失去了华丽和神圣,韩国人怒斥没有灵魂的同质化像垃圾一样铺满世界,日本音乐人感叹本以为能创新的虚拟歌姬终究是回归流俗的无力)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10.jpg

无论是在哪个地方,人们总是怀念着曾经的“黄金年代”。
比如英国佬现在不少还在感叹几十年前他们听的流行乐都是十几分钟的如同交响乐般的流行乐和摇滚乐,在推特那样的平台都有一堆唱衰人怀念过去,说前卫已死,庸俗当道,对于许多听歌的来说,只有曾经听过的音乐才是最伟大的。
别惦记周杰伦了,也别听短视频了,华语乐坛没完蛋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11.jpg

这个互联网大大降低了音乐创作、音乐传播的成本和门槛,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音乐慢慢成为视频的附属品,再加上许多音乐创作者的目的逐渐成为盈利,导致流行音乐的巨大变化。
且进入现代,大众休闲时间碎片化,短视频兴起,结合前面的要素,流行乐就成为洗脑而无营养的音乐,市场成为如此,创作者很难继续坚持做亏本创作,洗脑乐就更多,产生恶性循环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12.jpg

所以以后音乐大概不会回到以前了,除非生产力大幅提升,科技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素质提高。流行,从某种意义是传播。麦克卢汉上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即人的感觉和感官的延伸。
数字媒介,逐渐成为人体器官,排行老6。正如孙玮教授所言:“传播的主体已经从掌握工具的自然人转变为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13.jpg

美国传播学者罗伯特·哈桑在《注意力分散时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书写与政治》一书中指出,数字媒介迫使人们保持着一种“随时在线”的状态。这种状态将使用户持续对媒介信息保持关注,从而在现实空间与媒介空间中来回穿梭,呈现出一种“慢性注意力分散”的状态。
“随时在线”的工作生活状态,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界限的消失,夺取弱化了数字媒介带来的快捷且乐观的情绪,反而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空间、时间的基本感知,高速流转的信息,被动选择的一致性,丧失了生活本该有的“发现的乐趣”的特质。
正如我们常常自嘲:不管有多困,睡前总要玩一阵子手机才能安心入睡。

“短视频”毁了华语乐坛?对了,但也错了-14.jpg

至于其带来的后果,胡翼青教授曾判断,“这种状态的持续甚至与浏览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多大关系,而只是一种意识恍惚的机械行为,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个体就寝时刻日复一日地往后推迟,以至于走向社会整体性的睡眠终结。”
这是一种数字媒介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数字媒介作为生活辅助工具,如何妥善处理媒介关系,而不是被媒介形塑、影响、规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至于华语音乐本身,我相信只要人类不死,艺术不死,音乐就不会死。人类都没有死,自然会听歌的,至少听老歌还是听新歌,无非是一个选择问题而已。




欢迎光临 云裂变营销网 (https://www.yunliebian.com/yingxia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