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裂变营销网

标题: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2-25 10:35
标题: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
1 元宇宙兴起


“元宇宙”(Metaverse)可谓是2021年最火关键词之一。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从互联网到科技界,从产业界到投资界,人人都在谈“元宇宙”。
脸书(Facebook)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在2021年10月28日高调宣布把Facebook改名为Meta,脸书全面转型为元宇宙公司。
全球市值第一的微软公司(目前市值超2.5万亿美元)宣布将推出“企业元宇宙”(Enterprise Metaverse),通过旗下的智能型眼镜HoloLens、公用云端服务平台Azure Cloud等产品,将数字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
腾讯CEO马化腾在2020年底曾提出一个能够“由实入虚,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的“全真互联网”,认为这是互联网下一代方向。
游戏公司Roblox是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的公司,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上涨54.4%,市值接近400亿美元。而在一年前,Roblox的估值仅为40亿美元。Roblox创造了一个神话:估值一年翻十倍!目前,其市值超过了600亿美元。
字节跳动花90亿收购了一家虚拟现实(VR)设备公司Pico,发力布局元宇宙。
英伟达(NVIDIA)发布了一个开放的虚拟平台Omniverse,号称工程师的“元宇宙”。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元宇宙的经济规模,终将大过实体世界”。
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宝两月暴涨三倍!
元宇宙一般指的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全真数字虚拟3D空间,或者简单的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
一般认为,元宇宙的内涵是吸纳了信息革命(5G/6G)、互联网革命(web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VR、AR、MR,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
元宇宙意指现实世界之外,创造的一个三维虚拟空间。人类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建立另一个身分,进行社交、娱乐、生产、消费。
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虚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中学习、工作、交友等。这个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虚拟世界,去中心化平台让用户享有所有权和自治权。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虚拟进一步接近现实。
总之,元宇宙是互动的、沉浸体验的,可以协同合作的共享虚拟立体世界。
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从PC局域网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使用的沉浸感逐步提升,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也逐渐缩小。在此趋势下,沉浸感、参与度都达到峰值的元宇宙或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1.jpg

2  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


《三体》作者、著名科幻小说家、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地位提升到世界级水平的刘慈欣曾表示: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对内,通往虚拟现实。他认为人类的未来在于前一条路,而后一条将会带来内卷,把人类带向毁灭的境地。
事实上,刘慈欣在《不能共存的节日》曾提出虚拟世界和星辰大海是对立的。选择星辰大海,星际文明诞生;选择虚拟世界,文明胎死腹中。刘慈欣一直反对人类把精力花在虚拟世界中,他在拿克拉克奖的演讲中曾经说过:“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给我facebook”。扎克伯格所说的元宇宙,不是人类应该有的未来,而是会将人类带入死路。元宇宙将消磨人类的进取心,人类将困在虚拟世界里面,从此没有冲出母星的雄心壮志。
刘慈欣在《中国2185》中一定程度肯定元宇宙的存在意义。
在《时间移民》中,刘慈欣又称,这个时代的人们正在渐渐转向无形世界,现在生活在无形世界中的人数已超过有形世界。虽然可以在两个世界都有一份大脑的拷贝,但无形世界的生活如毒品一样,一旦经历过那生活,谁也无法再回到有形世界里来,我们充满烦恼的世界对他们如同地狱一般。现在,无形世界已掌握了立法权,正在渐渐控制整个世界。的确,如果虚拟的整个世界都在你怀里,为什么要去探索真实的星空呢?人类可能就是这样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由无数处理器和电路构成的盒子里,丧失了拥抱更广大世界的可能。人们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也就会越来越少。一旦习惯了虚拟世界的生活,想要让他再回到现实世界中,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现阶段,对于元宇宙的争论短时间内不会停止,沉浸于虚拟世界固步自封确实是一种可能性,但也有人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比方说借助虚拟世界可调节的时间流来发展技术或者求证某种思想,就连刘慈欣也写过一个在虚拟世界中证明道德体系的文明。
星辰大海和元宇宙这两条道路也许可以是一条路。从元宇宙中可能诞生出一种新的共识、观念、哲学、乃至世界观,或许会让人类重新思考存在的本质,并更好地走向星辰大海。元宇宙也许并不是逃避现实的乌托邦,而是人类社会自救的诺亚方舟
元宇宙最终非但不会将人类引入死路,反而会倒逼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2.jpg

元宇宙也可以用来研究真实宇宙。计算机模拟是现代宇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研究了星系的演变,宇宙的结构。目前物理学家关于宇宙的研究,大多数是用计算机模拟完成的。计算机模拟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数学建模过程,旨在预测现实世界或物理系统的行为或结果。由于它们可以检查所选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因此计算机仿真已成为许多物理(计算物理)、天体物理学、气候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系统中数学建模的有用工具。系统的仿真表示为系统模型的运行。它可用于探索和获得对新技术的新见解,并估计对于分析解决方案而言过于复杂的系统的性能。通过模拟手段可以调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风险、规模过大或成本过高而难以或不可能进行实验的现象。例如,计算机模拟被用于天气预报、优化飞机性能、映射地震和海啸的影响、模拟新药和开发先进材料。可见,“虚拟世界”并不排除“星辰大海”,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星辰大海。
反过来说,真实宇宙中存在的计算,比如星系演化、生物进化、人脑神经网络等等,在元宇宙中都可以模拟实现。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3.jpg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马斯克甚至认为我们生活在类似黑客帝国的模拟世界里,当虚拟世界足够真实,我们无法分辨虚实;而我们只有十亿分之一的概率是生活在真实的现实世界。“如果文明停止进步,然后有什么灾难性的事件要毁灭文明,那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创造一个足够真实的虚拟世界。”
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复杂系统的研究,事实上可以说是授予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无论是研究地球气候这个复杂系统发现温室效应的日本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或者是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的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他们主要是用计算机建模,模拟发现了复杂系统的规律。
莫非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元宇宙元年的精彩注脚?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4.jpg


3  元宇宙:秩序的革新


元宇宙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将产生颠覆性变革,将重塑未来时代互联网价值。元宇宙体现去中心化的特点,拥有内容创作者驱动的商业模式。传统互联网以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下,主要以用户规模等数据作为估值的核心指标,但用户规模与时长逐渐触顶。移动互联网时代红利早已尽失,拉新增长疲软。元宇宙以内容创作者为核心的商业模式,造就真实世界镜像的数字孪生场景,将会打破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时长的天花板。
“元宇宙”概念的出现,一方面将释放人类的创造欲望和能力,使得社会可能出现某种跨越式的进步,另一方面则在政治秩序、经济和伦理问题上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在元宇宙中,需要重新思考存在和虚无、肉体和精神、性善和性恶、自我和宇宙的哲学命题,需要不断探索有限和无限、秩序与自由、自治与法治、经济与治理、伦理和文明的边界。
元宇宙真正要打破的,是网络世界的藩篱。全真虚拟国度的出现,是不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元宇宙对互联网的颠覆式革新,将引发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从而改变科学范式;将推动传统的哲学、社会学,甚至人文科学体系的突破和变革。元宇宙的潜力展现了一个具有可以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航时代同样历史意义的新时代:数字文明时代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5.jpg

4  心学与元宇宙


元宇宙的意义将远远超过游戏与社交平台,元宇宙的出现可能改变人类社会对于“自身存在”的主流认知,向虚拟时空的迁徙是信息技术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在发展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关于宇宙、世界、精神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直在利用音乐、艺术和文学来侵入感官,表达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建立虚拟现实。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6.jpg

追问内心世界的极致,首推庄子的《逍遥游》,无所待而游无穷,扶摇直上九万里。摆脱所有世俗之物,获得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自由。
元宇宙打开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产业,也有可能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带来对人类发展现状的反思和重塑。在未来的世界里,随着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我们也相信最终的世界会向更发达的精神世界拓展。
元宇宙是精神世界的逍遥与物理世界的星空璀璨的奇妙融合。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7.jpg

古人对“宇宙”一词的定义可谓简洁精微,精妙至极。
2000多年前的战国尸佼著《尸子》载:“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进而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是“心学”之集大成者,指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的“心学”是以“心”为宇宙人生的本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每个人认识的世界,就是心灵体验的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感知的范围就是我们存在的世界。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我们必须顶礼膜拜古圣先贤。关注内心,构建丰富虚拟世界,可谓:一心一宇宙。这不正是“元宇宙”吗?!

元宇宙哲思: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元宇宙?-8.jpg

心学大师王阳明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当时明月照清泉。
当时明月照清泉: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 分享科学、生活、读书、理想,哲思点滴以及世间美好,与您相守如水流年。仰望浩瀚的星空,寻找更远的远方。
关于元宇宙的一切,可以参阅:
当时明月照清泉:全景式解析元宇宙
当时明月照清泉:大话元宇宙




欢迎光临 云裂变营销网 (https://www.yunliebian.com/yingxia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