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裂变营销网

标题: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3-3-8 18:50
标题: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1.jpg

导读
<hr/>谁还记得元宇宙?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2.jpg

全文共计4555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来源| 数据观综合(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蒲蒲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3.jpg

自从ChatGPT面世以来,曾经火遍全网的科技顶流——元宇宙好似沉入深海一般。
与“当红顶流” ChatGPT 情况类似的是,2021年初,元宇宙的概念也曾如同风暴一样席卷了全球科技圈。Facebook 宣布5年内转型为元宇宙公司,不仅向元宇宙项目投入5000万美元,而且直接将公司名称改为 Meta,全力打造元宇宙平台。跟随Meta的大动作,英伟达、微软、迪士尼等众多企业的纷纷上车,让“元宇宙”在各个领域迅速流行起来。
如今,谁还记得元宇宙?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4.jpg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5.jpg


微软:解散元宇宙项目组

当地时间2月9日,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解散了成立仅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部门,该部门内约100名员工已全部被解雇。

微软的工业元宇宙部门成立于去年10月,负责搭建操作系统的软件接口,用于操作发电厂、工业机器人及运输网络等。该团队主要由名为 Project Bonsai 的小组组成,微软上个月宣布计划裁员1万人时,该小组也受到影响。
此次,微软工业元宇宙部门整体被裁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有猜测表示:一方面,这可能直接印证了微软此前在MR、元宇宙等方向上接连遇挫的传闻;另一方面,或许也体现了微软近期所做出的一系列改变,即重心转向优先可直接带来收益而非需要长久投入才能换来回报的业务,比如当前投资的ChatGPT。
事实上,微软的万人裁员计划已经波及多个元宇宙项目。
1月20日,微软旗下的社交虚拟现实(VR)平台AltpaceVR宣布,将于今年3月10日关停。AltspaceVR成立于2015年,是最早的社交虚拟现实平台之一,于2017年被微软收购。其官网显示,AltpaceVR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为混合现实协作平台(Microsoft Mesh)提供支持,专注于打造工作场所的虚拟现实体验。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6.jpg

据科技媒体Windows Central报道,微软还解散了混合现实工具包MRTK(Mixed Reality Tool Kit)的开发团队。MRTK负责搭建虚拟现实平台框架,能够帮助开发者开发跨平台MR(混合现实)应用。此外,HoloLens部门也在此次微软大规模裁员中被波及。




Meta:元宇宙烧了137亿美元

2021年10月,马克·扎克伯格发表公开信,宣布Facebook更名为Meta,从社交媒体转型开启“元宇宙”的世界。然而,“all in”元宇宙之后,Meta并没有让人看到清晰的转型路径,反而深陷巨亏的泥潭。
据Meta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321.65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4%;净利润46.52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55%。从全年来看,2022年Meta总营收1166.09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1%。净利润23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1%。
Meta大力押注的元宇宙业务仍在持续烧钱。财报显示,Meta元宇宙部门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7.1%;报告期内亏损42.79亿美元。该部门2022年共亏损137.17亿美元,较2021年亏损扩大34.57%。
由于元宇宙的亏损,Meta去年底宣布裁员13%,这也导致许多员工将矛头指向了CEO扎克伯格,称其对元宇宙的痴迷将拖垮”整个公司,表示元宇宙将导致我们缓慢死亡。”
同时,这也让投资者对其元宇宙部门的持续烧钱深感不安和不满。去年10月,投资公司 Altimeter Capital 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rad Gerstner 曾向扎克伯格发出公开信,建议Meta每年在元宇宙上的支出限制在50亿美元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未来元宇宙业务可以预见的亏损,Meta选择继续“豪赌”,计划2023年投入总支出成本的20%(约190亿美元)到该业务。
然而,“豪赌”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去年11月,Meta官网发布公开信,确认进行公司成立18年来首次大规模裁员,超过1.1万人,占8.7万员工的13%。扎克伯格向被裁员工们道歉,“宏观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广告流失,导致Meta收入远低于预期。我错了,我要为此次裁员,以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负责”。
当前,Meta的削减成本还在继续。上周有报道称,Meta已推迟敲定多个团队的预算,同时准备进行新一轮裁员。两名熟悉情况的Meta员工表示,最近几周,该公司的预算或未来员工人数一直不明朗,预计3月份左右将进一步裁员。知情人士称,裁员和不确定性使得公司士气低落。




腾讯:调整XR业务

2月16日,据36氪报道,有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腾讯XR业务线不同部门分批收到临时代管的GM(总经理)和HR的通知,公司宣布XR全线岗位取消。部门内300余名员工将获得两个月缓冲期,寻找内部活水或是外部机会。
对此,腾讯向媒体回应称,解散报道不实,腾讯游戏XR业务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据了解,腾讯将为受影响员工提供2个月过渡期,并优先安排转岗面试和外部推荐机会。
去年6月,腾讯宣布成立XR业务线,腾讯高级副总裁、游戏业务实际操盘手马晓轶为总负责人,腾讯游戏工作室NExT Studios负责人沈黎为XR具体业务负责人。XR业务线将对XR领域进行全链路布局,包括软硬件以及行业生态。
马晓轶曾在采访中回应称,成立软硬一体的XR业务线,希望抓住未来4-5年内的机会,在软件、内容、系统、工具SDK、硬件等各环节积极尝试,打造行业标杆的VR产品与体验。
当时,业内有消息称,腾讯拟收购游戏手机公司黑鲨科技,收购后,黑鲨科技未来的业务重点将从游戏手机,整体转向VR设备——由腾讯提供内容,黑鲨提供VR硬件入口。不过,这一计划最终搁浅。
今年1月就有消息称,腾讯的XR业务已经全线暂停运营。知情人士表示,XR业务团队现有300余人,是个“大项目”,业务负责人沈黎于2022年11月离职,接下来是否会有人员调整,还不得而知。
2月21日,根据36氪最新消息,腾讯并未完全放弃XR业务,而是从此前的软件与技术研发为主,转为了硬件方向。据悉,腾讯XR这一部门留存了少量员工,为之后推进引入Meta旗下的QculusQuest2VR头显做准备。
该计划从2022年11月份XR部门负责人沈黎走后便开始推进,至今已经筹备了4个月左右,后续将由腾讯IEG(互动娱乐事业群)负责。
对于腾讯来说,这样代理海外娱乐设备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此前其就曾与任天堂合作,代理国行版Switch。
因此,如果腾讯此次与Quest2的合作能够达成,那么多半会沿用此前引进Switch时,腾讯负责线下渠道,双方推进本地化制作的合作流程。




字节跳动:PICO裁员

2月16日,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旗下VR厂商PICO近期进行了一轮裁员,PICO团队规模在2000人左右,此次优化比例在20%-30%,这意味着近400-600人将受到影响。据观察者网另从一位接近PICO的人士处获悉,此轮裁员比例为15%,涉及300人左右,主要调整的是硬件之外的业务。
针对裁员消息,PICO方面回复观察者网称,“大裁员”消息不实。PICO只是做了正常的组织调整,整体比例不高。而且此次调整仅涉及部分业务,不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
去年11月,有媒体援引PICO内部人士消息称,PICO公司对PICO4现阶段的销售数据不满意,“想要在2022年完成100万头显的销量目标,差了很多”。这是否是PICO调整的原因尚不可知。
2021年8月,字节跳动以90亿元的高价成功收购VR头戴显示器制造商Pico,这一价格成功“劝退”了一同参与竞价的腾讯,也开启了字节跳动在元宇宙的掘金之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PICO正在VR市场中抢占更多Meta的份额,其研发的PICO 4头显,不仅在欧亚市场吸引众多消费者,还打入了Meta过去没有进入的一些海外市场。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调查,大约一年前,Meta占据了90%的VR头显市场份额。而到2022年第三季度(可获得的最新数据),Meta的市场份额已降至75%左右。同期,PICO的市场份额增长了两倍多,达到15%左右。
另外,据字节t跳动内部人员透露,PICO未来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走更高端的路线,即PICO 4 Pro。据财联社报道,PICO 4 Pro预计今年四五月份与消费者见面,上市时间延后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品体验,目前PICO已经在进行新品上市前的各项适配和准备工作。
另一个方向是基于PICO neo3的低端版本,主打下沉市场和to B市场,主要是为了清理目前PICO积压的大量库存。




苹果再度跳票,新XR头显上市推迟

2月16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苹果公司已将其首款混合现实(MR)头戴式设备的发布时间从今年4月推迟至6月。
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在本月早些时候做出以上决定,因为产品测试结果显示,硬件和软件仍存在问题。目前的目标是在其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
自2015年启动以来,该项目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苹果原本计划在去年6月推出这款产品,之后又分别推迟到今年1月和4月,而现在又推迟到6月。
对于苹果首款AR/VR头显屡次延期推出,苹果公司内部一方面担心成本,此外行业发展前景也不明朗。根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Meta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占据90%的市场份额,但到2022年三季度即降至75%左右。同期,字节跳动旗下虚拟现实产品Pico的市场份额从不到5%增至15%左右。除Meta和Pico之外,没有其他厂商份额超过3%。
另外,分析公司CCS Insight也不看好行业前景,受经济疲软和通胀影响,预计2023年将是VR市场“低迷的一年”。而过去的2022年,VR和AR设备全球出货量仅为960万部,同比下降逾12%。




ChatGPT 会是下一个“元宇宙”吗?

2023开年以来,上线仅5天便突破百万用户的ChatGPT 热度持续走高,微软、谷歌、百度、阿里、京东等科技互联网巨头争相涌入赛道。相比之下,曾经红极一时的“元宇宙”却似乎陷入沉寂。
去年年底以来,国内外的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对旗下VR、XR等元宇宙相关业务进行了调整。
这种变化,也与元宇宙的热度保持了同频。过去几年,“元宇宙”概念火热至极,很多企业纷纷跟进,甚至还有公司选择更名以表达AllIn元宇宙的决心。但如今,当红的概念是ChatGPT,风头已经盖过元宇宙,当潮水退去,市场回归理性,此前激进前行的元宇宙业务,也要开始后撤一步。
据北京商报的报道,反观元宇宙,2023年1月以来,“元宇宙”百度搜索的整体日均值4753,同比下降81%。曾经重金投入的互联网巨头也被发现有“撤退”迹象。
可以看出,在 ChatGPT 的席卷下,“元宇宙”似乎在黯然退场。而作为科技圈的“新顶流”,ChatGPT的出圈几乎“复制”了元宇宙的路径,它会步元宇宙的后尘,成为下一个元宇宙吗?
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所展现出来的对话、写作能力十分“强悍”,其与元宇宙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元宇宙定义模糊,落地场景抽象,在C端至今都没有真正的现象级应用;相较之下,ChatGPT的落地场景更为丰富且具象,可以对话、编代码、写文章、当客服等等,上线两个多月就已在C端风靡。
而与此同时,对ChatGPT的担忧也甚嚣尘上,埃隆·马斯克表示:“对未来文明的最大威胁之一是人工智能。它既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有很大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危险”。




元宇宙和ChatGPT

近日,在元宇宙产业大会2023春季会上,多位专家表示,ChatGPT可以看做布局元宇宙的重要抓手,相较于依然遥远的元宇宙世界,以ChatGPT为代表,不断迭代的AIGC已然成为更清晰明了的发展方向。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元宇宙产业专委会执行会长罗军称:“ChatGPT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为元宇宙的普及和应用清扫了诸多障碍,我们有信心认为ChatGPT的出现将元宇宙的实现至少提前了10年。”
德国工程院院士、汉堡大学多模态研究所所长张建伟表示,元宇宙并不是一种新的东西。“我们其实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做到尽可能仿真。当元宇宙作为一种标杆性的概念被提出后,我们曾经渐进的科学研究可以在新热潮中找到更好的应用选择。”
日本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任福继也认为,“虚实结合”的应用才是元宇宙的价值所在。他提到,要始终强调“虚为实服务”,如果全是虚拟,那就是纸上谈兵。“就像我们看到一个老年人在虚拟世界里突发心脏病了怎么办?虚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许彬表示,AIGC在虚拟场景制作和虚拟人制作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空间。ChatGPT可以在教育、展厅等领域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在教育方面,ChatGPT可以生成一些外语语句,并通过语音技术实现和孩子对话,使其通过对话的方式学习外语。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教授邓小铁认为,ChatGPT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的元宇宙,“机器和人之间可以进行对话了,人也可以通过ChatGPT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基于语言模型的ChatGPT终归是单一的,它不具备视觉和听觉,也无法处理人真正面临的复杂社会活动。
邓小铁指出,“你可以用ChatGPT写一本小说。按同样的逻辑,不同的GPT其实可以完成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所以我觉得ChatGPT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赛道,因为现在太多人往里挤了。我们能不能做其他的GPT,可能是下一个比较准确的赛道。”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ChatGPT与元宇宙在技术底座上有互通性。但目前相关赛道前景并不明朗,相关合规风险、安全隐患也逐步凸显。部分企业也没有实质性的技术沉淀,建议从自身业务产业链出发。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企业还需建立更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以占领先机。”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13.jpg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14.jpg


风口洞察

行业报告
国际要闻
政策新规
数据观出品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15.jpg


元宇宙2023:微软、腾讯、字节撤退-16.jpg




欢迎光临 云裂变营销网 (https://www.yunliebian.com/yingxia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