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2-22 11:24:05

2023年走上C位的“全域经营”

1969年,操作员查理·克莱恩在测试中发出了互联网的首条信息:两个字母「LO」;

1987年,中国学术网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E-mail「跨越长城,走向世界」。

当时的人们还无法想象,三十多年后,互联网会怎样改变生活。

从菜单到扫码点单,在无意识之中,消费者也成为了信息技术变革的助推者,成为“流量迁徙”的一份子。

而时间走到2023年,大部分品牌已经渡过流量迁徙的前两个阶段——“从线下到线上”“从公域到私域”,进入第三阶段“全域融合”。

“全域经营”正式站上历史舞台,成为缓解增长焦虑的新救兵。

01 品牌摸索的这五年,从私域到全域


近日,腾讯智慧零售发布了《2022全域经营增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展现了这些年品牌对于流量的追逐以及“理智”的回归。

初现:2018年左右,业内首次出现“私域”提法,相较于一次性触达的渠道,私域的“留存流量,多次触达转化”,让少量消费行业企业开始了探索;

爆发:2020年疫情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私域”的爆发,从流量到留量之外,私域还成为纯线下如餐饮、商超等企业的触客抓手。这一年亦被称为私域元年,全行业开启了大规模的探索,也推动了流量迁徙第二阶段的进程;

升华:2022中旬至下半年,开始出现“全域经营”“全域运营”的星点声音。消费者全线线上消费转移比想象中更快,越来越多的触点可被识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号角更加响亮。
指南中,首次定义了“全域经营”,即企业以数字化手段建立的,以消费者为中心,整合线上线下场景,整合公域私域触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私域是全域经营的基石。

在这段定义当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来深入理解什么是“全域经营”:数字化手段、消费者为中心、整合“线上线下场景”与整合“公域私域触点”。



图源:腾讯智慧零售《2022全域经营增长指南》

● 数字化手段

在之前,消费者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及“密码”,品牌在不同的平台有数据资产,但无法将用户信息及消费信息一一对应,此时“每个用户都是一座孤岛”。

而数字化手段升级,让OneID技术得以实现,品牌有能力将“孤岛”融合成一片“陆地”,支撑上层的决策建筑。

在罗振宇2023年跨年演讲中,“数字化”一词被提到17次,更值得关注的是他聊到了数字化对投资者及小店经营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成熟之前,部分投资人对个体经营的投资回报很难精确计算,但数字化技术介入后,门店的每一笔收入、支出甚至是产生的过程都能够溯源。

数字化让造假成本高企,投资人的信任可以也让品牌更专注于眼下的事。

所以,36氪的CEO冯大刚曾说:“数字化,正在改变中国商业的底层土壤”。

这个土壤,就是“全域经营”成型的基础。

● 消费者为中心

在私域刚兴起时就出现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当时的私域看重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消费者的直接反馈,成为私域搭建成功的标志。

到了全域经营时期,“以消费者为中心”就不再只是贯穿始终的理念,而是所有品牌正在做的事情。

以微信场景为例,品牌通过线下扫码、商场广告、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搜一搜等渠道或是通过付费广告、自产内容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将公域流量转为私域,建立起一个品牌与消费者良好互动的培养皿。

但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最终都是围绕着消费者来进行,消费体验才是重点。



图源:Morketing Research

● 整合“线上线下场景”与整合“公域私域触点”

当全渠道打通,多平台统一后,在完成授权的情况下,品牌能够做到对消费者一一识别起来。并提供整合服务,让全域消费者享受同等的消费体验。

在指南中,服务包括双向服务、权益互通及数据洞察。

这三项想法在私域时代就一直被打磨,到了全域经营场景,则变得更加落地。

(1)双向服务
双向服务指线下的消费者可以转化到线上,线上的消费者到门店后也能够同享线上的优惠及对应服务。

(2)权益互通
包括充值消费、积分通用、优惠券核销、售后处理等,在线上和线下均可以完成,并且享有同样的权益。

(3)数据洞察
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行为、交易信息可以通过小程序或独立APP实现整合,指导品牌优化货架陈列、库存调配、商品上新和下架优惠活动设置、售后服务调整等运营策略。

曾经割裂的线上线下体验,通过服务、权益的链接真正成为一个整体,门店的营销策略即线上营销策略;会员积分、储值都会成为通用货币,不同平台间不存在消费门槛。

在“全域经营”的定义中还特地讲了“私域是全域经营的基石”。

在真正开启全域征程前,品牌需要一个“有效的私域”,即有一个私域工具将数字化消费者沉淀成品牌资产,并匹配一个应用管理体系;

有一个体系化的消费者运营管理体系;链接所有消费者触点,实现全面的客流、信息流、服务流的无缝连接与互通。

私域不再只是企业微信加好友、拉群、发布优惠,而是通过运营和工具,将沉睡的消费者唤醒,成为可持续挖掘的资产。

因此,指南认为“私域的有效性是1,其他的附加能力为0”。

品牌内部的理念升级,区分私域2.0与全域

之前我们有讨论过行业内私域2.0的定义及可行性,可移步《私域1.0还没搭建2.0就来了,品牌该不该上车?》

如今“全域经营”站上风口,是否就是当初的私域2.0?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举个例子,某品牌A在用户运营策略多以社群、朋友圈、虚拟人设等方式展开,运营策略制定与执行由专业部门负责,日常内容贴近用户风格,像一个“邻家姐姐”在跟消费者对话,介绍产品,除了维护用户关系之外,还有销售转化指标;

某品牌B对于用户运营则不局限于某个方式或部门,而是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组织管理都当做统一的目标,每场营销活动会涉及到运营策略的更新与技术升级的探讨;
两个案例对比,自然就能够判断出“私域2.0”与“全域经营”的区别。

私域2.0更强调了解用户,搭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本质上是不断升级私域的消费体验;全域经营则强调全局统一的数字化运营,体现了品牌在私域之上要将业务与技术放在同等战略层面的决心。

此时,消费者的运营与维护只是全域经营的一个部分。

全域经营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经营体系,而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触达和消费者关系维护;

也不只是一个销售渠道,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涉及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测试、线上线下销售、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几乎所有经营层面,企业需要在组织、营销、运营、技术和财务、人力行政等所有层面进行支持,而是多个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

比如,技术支持品牌的业务营销活动,让活动的体验流畅且更具科技感、更吸引人,而营销传播带来的公域流量与源源不断的数据,给技术升级指引方向。

就像“汽车公司其实是供应链公司一样”,车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来源于成熟的供应商,汽车公司负责组装与销售交付。

而品牌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除了一杯奶茶、一锅美食,还有享受产品的过程中完美的消费体验。

指南中也点出,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推动OMO (Onlinemerge Offline)全渠道的快速发展,充分打通线上线下,给消费者创造一致的消费体验;

也有许多头部快消企业开始增设CDO和配套组织,搭建中台部门,主导未来的全域经营战略,设计全链路消费者旅程,并与IT部门协作以数据支撑营销创新场景。



图源:网络

03 躬身入局,数盈全域经营的实践思路

趟过私域及私域2.0的路,全域经营的提出更具有指导落地的意义。

在布局全域经营时,品牌有三大关键动作需注意:
1.从顶层战略层面对全域生意布局进行评估和诊断,重新梳理业务
2.加大投入夯实技术基座,构建全域数字化产品
3.持续推进全域营销运营的有效落地
这样的过程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品牌从线下转型线上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而全域经营则更要求品牌有决心进行到底。

从品牌服务者的角度,云徙数盈除了不断升级的数字中台之外,在运营服务上也一直坚持前沿洞察,在私域、公域都有垂直于新茶饮、新餐饮的出色案例。

以“全域拉新”为例,云徙数盈针对美团、饿了么、腾讯、支付宝、抖音等公域平台都有相应的拉新方案,比如品牌可以联合腾讯游戏人生的王者荣耀礼券等等。

在每个平台中也已经跑通了盘活品牌私域资产的运营手段,为品牌沉淀高质量的全域经营用户。



图源:云徙数盈运营教练团队

在书亦烧仙草学生卡案例中,云徙数盈与支付宝“打配合”,通过学生卡活动为品牌沉淀新用户4.2w,形成了支付宝公域到商家私域的飞轮闭环,也进一步验证了公私域打通的全域经营是可行的且有强大潜力的。

一个品牌的数字化项目,从搭建到成果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品牌需要坚守长期主义的原因。

但现在真正的长期主义,除了坚定一个目标以外,更要求走好脚下的路,做好当下的事,全域经营的到来,正是让品牌能够更加准确地追踪到每一天的数字成效,聚沙成塔,从一个个小目标冲击大目标。

正如三十多年前中国向全世界发出“跨越长城,走向世界”一样,品牌在全域经营上的探索也正是在向消费者发出信号,“我们在跨越一切不可能,走向更好的消费体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走上C位的“全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