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2年3月17日 /美通社/ -- 2022年5月,以“精益智造,创新求精”为主题的2022第23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立嘉展)将于5月11日-14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7大展馆,9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1200家品牌企业参展。科学布局、特色鲜明,展出覆盖智能制造装备及技术、金切机床、工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工业设计与服务、工业耗材、钣金/激光加工、汽车制造技术工程、铸造、铝加工、模具工业、表面工程技术、增材制造等领域产品。本届立嘉展以精益智造为特色,助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最新技术、产品展示和先进思维理念、信息交流,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生产要素流动交易;以平台之力助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促进产能协作,打通商贸渠道,促进制造业圈子交流。 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真相” 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案建议的“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快速火遍各大社交平台,这一提案让“用工荒”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高频话题,全网热度持续发热近两周。中国制造老去的工人当真无人可替代?制造业“用工荒”的症结难以解开?这背后的事实真相当真如此吗? 中国制造业已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业人数超过1亿,当前的用工缺口在2000万以上,而外卖行业从业人数不过在700万左右,这明显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比。多家机构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最缺的是复合型高级技工,而不仅是掌握初级技能的普通工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制造业的升级还对普通工人的就业造成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普通工人的正是目前智能制造升级带来的“机器换人”现象;这既是表现出对技能人才高标准、严要求的新定义,更是制造技术进步的体现,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智能制造”更是产业转型的核心赛道。 智造先行,川渝加速自动化改造应对“用工荒” 在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建设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建成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成为重量级“角色”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全面落地之年,川渝工业技改迸发强劲动力,生产自动化步伐不断加速。2022年,重庆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2%,四川省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7%和17.5%。川渝制造企业加快“机器人”、“机械手”、无人车间、3D打印等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升工业生产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用工和生产成本;抢抓时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缓解招工难问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风波浪两年间,作为扎根西部二十余载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也见证了西部制造业从蹒跚学步到飞速赶超的过程,西部制造业经历了沿海制造业曾经经历的一切酸甜苦辣,竞争大、困难多,一边缺高端技工人才,一边加速进行机器自动化升级,在人口红利消减的初期就要高瞻远瞩的进行“智能工厂”改造,此举对于人口老龄化排行前五的川渝来说战略意义就非比寻常了。老龄化严重的成渝地区,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将是一个必选项。 经济转型,立嘉展先行数字联动,打造智能制造特色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