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统一行动,查获5家涉嫌商标侵权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目前,此案已移交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审理民事侵权纠纷。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联合执法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共同建立了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监督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模式。
据报道,2022年6月17日,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接到权利人举报,5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涉嫌存放和销售假冒侵权商标手表。海南省知识产权局协调市场监督局、海口海关等执法力量,在销售网点、仓库、统一行动、准确打击,严厉调查案件。
为确保案件调查效果,防止经销商、供应商串通、信息泄露、证据销毁、海南知识产权局、海南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建立高效沟通机制,联合同步,统一指挥调动执法人员,共调查5家涉嫌商标侵权手表2181件,价值291件.7万元。随后,对于权利人和被举报人,海关同时实行申请保护模式和保护模式“先行禁令”举措。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等部门执法人员对销售侵权产品的柜台进行检查。
据报道,联合打击行动是国内流通管理部门和海关边境执法部门首次组织实施联合行动,是跨部门行政执法密切合作、跨境电力进口、仓储销售实施“全链条”第一起涉嫌商标侵权的跨境电子商务案件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院成立以来第一起行政司法合作案件。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等部门执法人员查处销售侵权产品的柜台。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商业活动不同,电子商务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具有线上线下一体化、链条化、侵权证据转瞬即逝、侵权真实性难以核实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不仅突破了商标使用的区域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市场取得销售许可证后经营的界限,增加了判断侵权的难度。此外,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失去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地理因素,整个交易过程在网络上瞬间完成,监管部门难以控制和检查卖方的交易活动。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等部门执法人员查处销售侵权产品的柜台。
据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介绍,针对跨境电商,B2C,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监督执法,深入研究,模拟知识产权侵权,建立多部门有机联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防治运行机制。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等部门执法人员查处销售侵权产品的柜台。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表示,通过密切合作,打破单纯依靠海关监管的局限性,实现优势互补、联合监管中的侵权行为“全链条”打击;同时通过海关申请保护和保护“先行禁令”执法模式,首次消除侵权损害进一步扩大的风险,通过引导权利人向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以民事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商标权利人、跨境电力经营者合法权益,构建跨境电力“行政+司法”法治是海南自贸港最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