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21-07-15 人气:186559
用户苦App开屏广告久矣,特别是那些通过“瞒天过海”的页面设计诱导用户进行点击,极大影响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甚至导致用户被动下载App、开通自动扣费,不知不觉中买入保险、充值游戏等。
这些广告的设计花样繁多。例如在开屏广告页面,弹出“你有1条未读消息”的提示,并设计“X”和“我知道了”的按钮,用户一旦点击就会跳转到第三方广告页,而真正的“跳过”按钮设置在极不起眼的地方,使用最小号的字体,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
为了给用户营造不是广告的假象,有的设计把“广告”二字放在页面的一个小角落,并用极小的字体做标识,导致用户很难察觉这是广告。
箭头指示处为“广告”提示
为了强制让用户观看广告,有些广告的“跳转”按钮并不会在打开App后第一时间出现,而是过几秒后“跳过”按钮才会出现。
为了引导用户点击,甚至出现了在假弹窗上设计一根头发丝的操作,赤裸裸地诱骗用户误触。
有的开屏广告极其“贴心”,为用户省去了手动点击广告的步骤,不管何时用户只要稍微晃动一下手机,就能直接跳转到广告第三方界面。
还有的将广告设计成红包提现页面,利用金钱诱惑用户点击,并引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下载 APP 或者开通会员等。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很容易被这类弹窗信息诱惑,误点进去而被扣费。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弹窗广告的投诉高达400多条,以“老人被广告误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41条投诉记录,其中大部分为被广告误导开通了免密支付,被骗取钱财。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专家指出,开屏广告从之前的赏心悦目变为现在“不择手段”诱导用户点击,其实是效果广告“惹的祸”。
专家解释:互联网广告凭借数据技术,可以追踪和分析广告投放效果。因此,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效果广告占据主导地位。追求即时的效果转化也成为企业投放广告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营销人员往往会背负广告效果的压力,为了实现营销业绩,不得不采取这种引流方式。
7月8日,工信发表了名为《工信部大力推进APP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问题整治》的文章。
文中提到工信部持续开展了App专项整治,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
截至目前,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新浪微博、爱奇艺等68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2022年第二季度,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其实,这已经不是国家首次对互联网企业出手,此前有过多次约谈整改,对用户重点反馈的广告、权限索要、隐私保护等问题给出了整改建议,并要求企业对旗下App进行统一整改,为此还多次下架了一些头部App以作警告。
不过,工信部关于App开屏弹窗广告整改的发文,也被一些KOL偏颇的解读为“开屏广告被取消”。但若认真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工信部是在对开屏弹窗广告中一些不规范、不合理、危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进行整改,而非取消开屏广告。
信通院相关负责人对《现代广告》表示:“可以有弹窗广告,只是不能太过分。”
某APP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工信部给出的调整建议并不是说把整个开屏弹窗广告都取消掉,是说要治理一下。比如时间过长、关闭按钮不清晰、有一些误导人的行为、中间有一个“取消”按钮但你点进去之后就进到了广告里。这些确实是需要整治的。”
工信部发文后,记者了解到目前支付宝、淘宝、咸鱼、京东已无开屏弹窗广告,微博、腾讯视频、高德地图等App仅有开屏广告而无弹窗广告。
因为开屏弹窗广告越来越具欺骗性,用户对取消开屏弹窗广告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目前来看,全面取消开屏广告并不现实,其中涉及到了诸多方面。
首先开屏弹窗广告是应用开发者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些用户基数较小的App,就是靠着开屏广告得以生存,如果全面取消开屏广告,可能会导致这类App难以为继。
对于一些头部App来说,开屏广告也是极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公司运转的重要支撑。
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内一些头部App,单条开屏广告的价格在100万至400万之间,计算下来,每天的开屏广告收入在千万以上。若取消开屏广告后平台收入会大减,这样的损失可能是一些头部App也难以承受的。
其次,国内应用程序数量十分庞大,想要做到全面监管目前来看难度很大。
根据本次工信部的发文也可知,目前国家相关部门的重点在于对开屏弹窗广告的治理,而非取消。
作者:现代广告杂志社
来源:现代广告杂志社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