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20-12-01 人气:318821
11月,微信/视频号为了完善自己的生态闭环,同时接通朋友圈、聊天的信息流内容,做了几个重要的改动:
朋友圈作为现在用户常用的一个内容社交场景,视频号的内容打通朋友圈,对于视频号内容的传播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同时,这一步动作也补充了朋友圈的内容短板,微信用户大多都有:闲暇时间浏览朋友圈的习惯,但是朋友圈基本上的内容都是图文形式,或者30S的随拍。剧情式、脚本式,有内容价值的短内容,是相对的缺乏的。
朋友圈嵌入视频号内容,就是一种基于短内容的社交模式。我们可以理解这种习惯就是短内容社交模式。
这种短内容的社交空间一旦成功的建立起来,对于私域流量影响会怎么样?
大家可能有玩过知识星球,笔记圈等一些知识社区,朋友圈可能就有机会成长为第二个知识社区形式。
我们经常会加很多的人、一些行业大咖,但是平时想要沟通几句都是非常的困难,因为不能等位沟通,但是如果这群行业大咖,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经验做成短内容的形态,在朋友圈发布,我们还是很愿意点赞、观看。
同样的逻辑、朋友圈的微商、教培机构,把自己的内容,提炼转发的到朋友圈,虽然同样是曝光,但是曝光的形式不一样对于转化率是完全不同的。
视频号的直播功能,除了电商领域,对于所有做内容的个人IP和社区的朋友而言,有着更强的私域能力加持、更短距离、快速的信息交流。
举个例子,朋友圈有个做知识内容创业的朋友,他自己经常参加一些商界创业营。每一次参加完一个创业营,都要做一个复盘分享。
在朋友圈直接开一个直播,把自己消化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建立和大家之间的价值关系。一旦这样建立起来,后续对于他本身的课程转化,还是内容社区的付费进入,都能有很好的转化提升。
因为最好的客户证言、信任背书就是你自己的认可。可能正好是无意进入了直播间,观看了一两分钟后对内容的认可。
这个功能目前最大的应用,就是增加了对于微信生态内,所有内容的曝光。
话题内容、视频内容、公众号内容,同时有一个很鸡贼的广告方式就是:你可以把群名称改成#+内容,这样别人一旦@你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次曝光。
今天依旧我们听到很多的声音,关于视频号和抖音、快手之间的比较。“大众并不需要,第二个抖音、快手”很多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大众确实不需要同样的抖音、快手,但是对于腾讯也好、阿里、百度也好,市面上头部的企业们都需要补充自己的内容载体形式。(百度收购YY的新闻,也是一样逻辑)
触达用户的路径比较的短,对于内容是足够小的接收成本。
一篇很短但艰深晦涩的文言文,不能算是短内容,而一个长达两小时的带货直播也可以是短内容。
为什么呢?因为你随时都可以介入,也随时都可以退出,可能不会去看完整的回放,这就是介入时间足够短,接收成本足够低。
在短内容这个词没有出现之前,直播从来都不能算是内容,它顶多是个服务,尽管有大量的主播在尝试所谓的内容直播。
内容与信息之间是存在些许差异性的,因为两者提供的价值是不同的。通常我们形容信息会用分发信息的说法,内容会用推荐的说法。
不过一旦内容接收成本足够低,那么内容就能无限接近信息的属性了。
我们思考一下,抖音的信息分发机制。恰恰是抖音最早期定义了每一条抖音内容长度不超过15秒,它才能以信息分发的方式来推荐内容,而每一次向上划屏就是一次信息的分发。
所以,张小龙通过短内容这三个字,期盼模糊信息与内容的界限,将微信本身强大的信息分发能力发挥出来。
互联网公司中,任何一家公司的对手不是某一家其他的公司。所有这些占用用户时间的公司,其实都是竞争对手。
所以,本质上所有占有用户时间的产品,最终都将是竞争对手。因为,大家争夺一切资源的本质,到最后都是人的时间。
作者:阳俊orlo
来源:阳俊orlo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