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裂变
  2. 资讯
  3. 行业动态
  4. 拼多多的黑洞

拼多多的黑洞

作者: 日期:2020-06-22 人气:398331

拼多多的黑洞拼多多的黑洞

再次冲顶千亿市值的拼多多,又双叒叕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本月,恰逢拼多多百亿补贴一周年。除了不断被推高的市值,百亿补贴究竟给拼多多带来了什么?

 千亿市值背后的营收增速窘境 

快速增长的用户数一直是拼多多最引以为傲的。

2022年6月,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达到1.44亿人,正式超越京东。

2022年6月,拼多多的用户规模距离阿里巴巴的不到2亿人,这被外界解读为老牌电商平台即将被拼多多赶超的危险信号。

2022年6月16日,凭借超预期的活跃用户增长,拼多多总市值突破千亿美元。虽然最终没能站稳脚跟,但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拼多多第二次问鼎这一高位。

拼多多的增长曲线让人惊讶。4月14日,拼多多市值刚超过500亿美元,如今,已两次站上千亿美元市值。年初至今,拼多多股价累计上涨118.93%。

这是继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之后,第四家触及千亿美元市值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对于这次市值的猛烈上涨,有人认为是拼多多被传回归港股的利好信号,也有人认为是百亿补贴刺激下的未来可期——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数6.28亿,同比增长42%;月活用户数达到4.87亿,同比增幅68%。

但是,高增长的活跃用户背后同样存在隐忧。

根据财报,拼多多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表现虽超市场预期,却创下了上市以来营收增速最低的记录。

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28%、160%、120.8%、90.9%,一路放缓,直至今年第一季度。

与营收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这一季度拼多多的净亏损额也在进一步扩大,达到31.7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仅为13.79亿元。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同一个课题:如何留下用钱烧出来的用户,并将他们转化出新的价值。

 6·18首秀之艰 

今年是拼多多首次入场6·18,面对阿里(6982亿元下单金额)和京东(2692亿元下单金额)的强势战报,拼多多只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订单数据——5月25日至6月18日间,日均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19%。这是什么概念?

依靠低价抢市场的拼多多,造节不是它的专长。第一,一众低价商品,价格起伏很难像天猫淘宝、京东来得那么明显;第二,平台的大品牌入驻率相对偏低,造节的声势没有那么大。

但相比去年双11,今年6·18,拼多多还是高调了许多,不仅公布了具体的订单数,还公布了去年同期的增幅。

原因很简单,今年6月,恰好是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一周年,与去年相比,平台的“高净值”商品增加了,拼多多试图让这些大牌商品撑起今年的6·18。

6月开始,首页推荐位中,享受百亿补贴的大品牌就占据了2/3;活动期间不间断举行的好友助力砍价的微信小游戏,也都是围绕大牌商品设计的。

仅从营销角度看,拼多多的确借6·18上演了一场属于平台的“消费升级”的好戏。但从实际运营角度看,当下的拼多多要与大品牌形成真正的合作,依然十分艰难。

根据官方宣传,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商品覆盖超过3万款,品牌包括苹果、戴森、Bose、索尼,以及SKII、海蓝之谜等市场定价均在千元以上的轻奢品牌。

拼多多意识到了品牌对平台转型的重要性。由此在平台设立了“品牌”的官方概念。

然而,根据零售君的调查发现,出现在这次6·18上的拼多多“百亿补贴”,或者贴有品牌标签的商品,很大比例既非品牌直营,也没有官方授权,很少有大品牌官方真正参与到拼多多6·18中来。

以6·18期间售价低至499元的230ml SKII神仙水为例,尽管在商品页面上同时贴有“百亿补贴”和品牌标签作为背书,但实际的销售方并非SKII官方渠道,而是一家名为“THR海外专营店”的第三方销售渠道,通过其官方客服确认,他们并非品牌直营店,也非品牌授权的经销商,在拼多多上销售的商品只是他们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而来。

事实上,将“自行采购”的品牌商品放到拼多多上销售,并冠以相应“品牌”销售方,在拼多多的“品牌店”中不在少数。

零售君先后咨询了“百亿补贴”标签下的海蓝之谜、欧舒丹,苹果、戴森等10家所谓“品牌店”的客服后发现,这些销售方既不是品牌直营,也无法提供品牌的授权书。

从中折射出的现实困境是,当下的拼多多要与大品牌直接合作,依然缺乏相当的话语权。

事实上,2022年从淘宝独立出来的天猫,同样经历了与大品牌间的信任危机。

2022年,天猫推出了“超级品牌日”,试图通过为品牌量身定制营销方案,吸引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品牌入驻,但大品牌“担心品牌形象失控”,对入驻天猫并不积极。

当时,天猫刚从淘宝独立出来,与品牌很难建立信任,天猫国际品牌拓展部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是他们当时工作最大的阻力之一。

信任的建立需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实践,天猫用了5年才逐渐取得了大品牌的信任,最终享受到了品牌带来的回报——流量和销量。

根据今年6·18数据显示,苹果、巴黎欧莱雅、雅诗兰黛、兰蔻、西门子、SK-II、戴森等品牌在天猫开售10个小时突破1亿元。

 百亿补贴背后的品牌之困 

可以确定的是,在向优质正品的转型过程中,拼多多不可谓不努力。

在今年5月,拼多多为了打开百亿补贴的声势,曾在福州跨境保税仓内,以官方直营名义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直播,为的就是让更多消费者相信,平台高净值商品的真伪。

在品牌官方尚未入驻的情况下,拼多多率先在平台设立“品牌”标签,将一众五花八门的销售商聚合分类,强化品牌概念。

截至6月21日,以“品牌”欧舒丹为例,旗下销售的同款樱花润肤露就有国内专柜款、保税直发款、全球购款,价格分别为214元、145元、159元,但同一标签下却是三家不同销售方,且都未得到品牌方授权。

拼多多转型的迫切心可以理解,但平台与消费者以及品牌之间构建的信任,并非一日可以促成。

自去年,拼多多启动百亿补贴以来,就不断有品牌发布声明,撇清与其所谓的官方合作关系。

去年下半年,在拼多多发布海蓝之谜入驻平台的海报后,海蓝之谜就发布公开声明:“中国大陆地区的品牌授权包括:百货公司品牌专柜,授权的百货公司官网,品牌专卖店,品牌官网,品牌天猫官方旗舰店,招商银行网上商城,机场含税店和免税店,以及上海南京东路百联世贸店等等。”很显然,拼多多不在官方授权渠道内。

紧接着,戴森也在公开回应网友的询问中表示:拼多多并非戴森授权官方渠道。

半导体开发商AMD在6月4日声明:目前AMD没有对拼多多电商平台及其上的任何店铺授权,请大家在购买时仔细分辨,特此声明。

品牌方的信任危机,在消费者端会给出更直接的反馈。

根据拼多多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活跃买家的人均年度支出金额为1842.4元,相比较2022年同期的1257.3元,全年支出金额上涨额度在500元左右。

而综合平台的客单价来看,表现则更为明显。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拼多多总订单量为43亿笔,GMV为1412亿元,客单价约33元;2022年总订单量达到111亿笔,GMV为4716亿元,客单价42.5元;2022年总订单量197亿笔,GMV增至10066亿元,年度客单价51元。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2年全年客单价相比去年同期上涨8.5元,但2022年的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客单价出现了下滑,仅为48.8元。

按照一次消费50元,全年消费金额增长500元来算,也就意味着活跃买家一人一年消费频次增加10次。

综合来看,百亿补贴启动的前半年,消费者的消费频次提升了,但消费的客单价并没有明显提高。在高净值商品的消费上,很难达到拼多多最初的预期。

根据零售君从中国人保财险官方渠道了解到,拼多多为其品牌商品背书的假一罚十的“正品险”,在今年5月末就已经到期,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拼多多官方的续约申请。

但这份已经无法发挥作用的正品险,依然显示在平台最醒目位置上。平台与消费者的信任机制,竟然可以如此脆弱。

回顾拼多多,百亿补贴,对于当下的拼多多就像强心针,短期看来,或许会吸引一批为价格而来的消费者,并提高消费活跃度,但从长期来看,不建立真正可靠的信任机制,缺乏真正对消费者负责的心态,就很难获得与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真正的信任。

 

作者: 章蔚玮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内容标签:

热门文章

随着很多公司开始抱团取暖,资本寒冬论让互联网圈子里的不少人都人心惶惶。但是,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是好的项目,还是愿意投的。那么,如果你有好的点子,好的 BP,就赶紧收藏下面这

3971952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入目的照 片和视频。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更有网友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账号,但相

3114526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思?至少可以有几种解释:公司的生存没有危机、前景广阔公司的盈利水平更高、有钱景在 bilibili (

2497068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 网生或重生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将传统线下内容与身份的线上化;2. 引领潮流

1971359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行频次骤降,并推动用户日常生活娱乐行为向线上迁移显著:生鲜电商用户暴增,视频领域用户观看时

1957011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群只穿内衣内裤的长腿美女“裸游”,又引起市民大量围观和热议。据了解,此事件为某商家策划的营

1851199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1526468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网红”千千万,想要在大潮里中存活下来,除了颜值,你还得有实力。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这

152368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打开短视频平台的新格局。发展至2020年,“北快手,南抖音”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

1512760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后,本文认为快手变现仍会被抖音远远甩在身后。最近关于私域流量的话题,挺火的,有意思的是

1442119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半场竞争中,必须去正面较量的课题。在广告和游戏外,发展红人电商业务,致力于让平台和生态里的

1414749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但短视频依然是移动互联网大盘中几乎还在唯一增长的明星级应用领域,而互联网女皇报告也

1399137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妙的都在传“北京三里屯优衣库火了”。微博热点也被优衣库占据:网传事情的起因是陌生帅哥靓女在

1334880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长势能。因此,不仅要关注痛点,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的成长性,让自己处于增长势能的快车道上,这样

1334706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1315461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1283879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1271341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外卖运费越来越贵了,共享单车涨到2块了,热门剧集变成会员专享了,电商会员也卖得越来越好了

1223256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脸蛋,细细的小蛮腰,一双双大长腿,我见犹怜啊~ 当然啦,浸淫多年的老司机们,最爱的还是这样Ope

1186065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量、日活跃,周留存等,理财App直接追求投资用户和金额,其他数据老板基本都不看的。然后在这激烈

11765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