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裂变
  2. 资讯
  3. 行业动态
  4. B站,正在变成下一个“公众号”?

B站,正在变成下一个“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0-03-13 人气:541224

B站,正在变成下一个“公众号”?B站,正在变成下一个“公众号”?

B站,正在尝试破局。

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熬夜写文案是常有的;有次照例熬夜了,第二天到中午才醒来,于是急忙起身配音、找素材、加字幕,虽说过程中总是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但好在电脑没崩,第一期“文字转视频”的节目按时闯进了B站茫茫UGC作品大军中。

图:哔哩哔哩稿件管理页面

节目上传后的12个小时内,我并没有急于将链接分享在朋友圈(为减少跳出率),而是等到播放量快到2000左右时,才将链接分享到微信中,有好友点赞、评论,但互动数不及在平台的一半热度。

截图:哔哩哔哩创作中心

5天后,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则视频会在平台上被点击上万次,这是超乎预期的回报。要知道,同类的文字内容,在现有的微信订阅规模下只会有几百、最好时几千阅读量。

这很好理解,B站会将你创作的视频推送给此前有过观看类似标签记录的用户,而朋友圈更多的是你朋友,哪怕生活上再聊得来,他们也很难全部都是你专业范围内忠实读者。

10天过去了,这期由文字改编的视频在B站的点击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增加了几百位粉丝。

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微信好友、业内同行,他们同样的关注到了文字阅读向视频内容的转变–比起一篇3000字、阅读10分钟的文字,读者更喜欢在欣赏声情并茂(独白+BGM)、图文结合(关系图+表格)的内容。

在以上条件的加持下,枯燥的科普会变得有趣、复杂的商业关系会变得直白、琐碎的事件关系会变得清晰,选题类型几乎可以覆盖大部分专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业、财经、科普。

我简单统计了下同类UP主,如果只看短期内爆发的优质创作者,那么“硬核的半佛仙人”、“巫师财经”、“冲浪PLUS”、“罗翔说刑法”,应该都是常驻民耳熟能详的名字。

“半佛仙人”算是“文字转短视频”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曾经在微信公众号肆虐输出10万+的“风控专家”,找到了新平台上适合传播的创作节奏,甚至加班加点在春节期间更新了3部作品。

做媒体运营的小伙伴多少会有同感:一篇文章,如果你的投入没有超过正常水平的200%,大概率会在面临点开率不到1%的窘境,如果标题上继续“放水”、未能找准读者痛点,那么恭喜你,这周的深思熟虑的深度选题基本算是前功尽弃,抢救方法十分有限:各类群里发红包求转发、几百元刷个流量。

微信号的“马太壁垒”,足以让刚入门的新媒体运营者望而却步。B站,似乎正在牵引这类文字内容入驻,并换作视频形式进行传播。

另一边,由文字改编的视频已积累不少“读者”的赞,不仅如此,我的B站号在30天的时间里,增长了近1000位粉丝。

一位同行发来私信,询问我如何像运营公众号一样运营B站号,我的回答是:没有一个团队,你很难做到日更。

另一位朋友得知我会为了视频准点上线而熬夜,果断买了些B站的股票,他认为:如果有这么多人愿意为B站卖命创作,那么它就值得被投资。

一时间,我竟有一种错觉—-觉得当下的B站和几年前的公众号有几分相似。几年前,读者的兴趣正在从碎片阅读(泛博客)过渡到深度阅读(泛书籍)过渡,公众号迅速成为了个人文字与读者之间便捷沟通的渠道。

“在B站,每个UP都是工具人”

滴滴没有雇佣司机,但每位服务者和服务消费者可以持续为平台带来收入;B站也没有雇佣内容创作者,但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可以持续的为平台带来流量。

流量上相互成就,每个受益者都是“工具人”。

B站社区里流行起来的“工具人”,最早来自一位名为“巫师财经”的UP主,这位视频创作者为了获得关注,使出全身解数将自己塑造成高冷、年轻有为、“霸道总裁”的金融从业者形象,并成功的在去年9月至今的半年时间里,通过发布12只作品,斩获280万粉。他的每一篇结尾处总结,都被粉丝们赞为“满分小作文”,《杨幂的资本博弈之路》一期中最后的一句“你我都是工具人”更是将观众们的情绪推到高潮。

所以到了后来,当“工具人”出现在B站任何角落,人们都不会陌生或违和。

流量方面,B站在2022年重新定位(即业内常提到的的“转型”)UGC之后,App主页重新将原创视频的权重拉到最高,即便是一个没有粉丝基础的新号,只要在推广期获得足够的评分(跳出率、互动率等指标),便可源源不断获得推荐,直至人们不再关注这个话题。

收益方面,2022年早些时候,B站开设了UP主激励计划,也就是现在用户们常说的“充电”,实打实的可以让创作者获得真金白银,而有足够信誉和名气UP,更乐于利用品牌关系获得收益,毕竟“充电计划”进行了两年,仍不能帮助UP主对冲不可避免的创作成本。

UP主“影视飓风”(一支摄影类UP团队)在一期《二十万粉丝的频道收入有多少?···》的视频中提到,1年时间,20万粉丝,618万播放量,平台收益1.8万元人民币。这显然没法平衡一支团队的成本,毕竟这支团队还是在杭州生活、工作。

截图来自“影视飓风”上传的视频

然而,这还是在“足够优秀”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成绩:更多的独立UP主,是没有达到周更、日更条件的,也就没有这么稳定而充足的流量。

这也是为什么,影视飓风的Tim在视频中畅想了全职UP主的另一种可能:通过平台创造更多社会关系。后者可以为年轻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机会”。

有了5年的商拍积累,Tim和他的团队在一年时间(2018~2019)里拿下了6只单子,并且不乏OW这类头部游戏的宣传需求。这对于一位24岁的年轻人来讲,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社会机会是重要的成长要素,但很难被年轻人直观发觉到。全职UP主唯一能做的就是足够努力,足够开放,才能足够幸运。

笨逻辑“持续扩张≈持续亏损”

B站有个独家年会,即“年度百大UP主颁奖典礼”,简称“百大”。

2022年办了第一届,线上的;2022年1月办了首次线下的;同年12月31日,举办了第三届,并在把吴亦凡、邓紫棋、五月天等一线明星请了过来,也正是这次活动,让我和我的同事关注到了B站,并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上传了第一个视频作品。

百大一夜成为了自带流量的营销活动。在3674万人次(截止1月2日)、比江苏卫视跨年晚会还要疯狂的直播后,头部UP甚至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的几天时间里,持续圈粉几十万、上百万。

随后,B站股价直线上涨超20%,市值首次接近理想中70亿美金(爱奇艺的一半)。但任何一位理性的投资者都不会把估值与现金流之间划上等号,换言之,年会的营销费用仍要平摊到新增用户的人头上。

举个例子,除了请十几位明星做台“百大”的一次性消费后,BiliBili还以每年5000万元的费用签下了冯提莫,而在两个半月后,这位网红歌手在B站获得200万粉丝的成绩。

但大家看,这个成绩理想吗?

如果冯是净身出户的素人,200万的成绩确实值得大小MCN充分借鉴;但对于一位头部流量主播而言,这样粉丝增长速度和播放量,我个人觉得只能算及格。

要知道在签约B站前,冯提莫光在抖音就有3000万粉丝。

原因在于,B站原著民对文化符号的认同,与抖音、斗鱼用户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文化符号是存在互动性的。B站的年轻一代善于繁育和传播新的文化符号,但却难以包容另任何成熟、难以被塑造的旧有符号。横向看社群平台豆瓣、知乎,情况也是相同的。

简单来说,你觉得冯提莫团队能够将作品调性在B站和抖音之见自由切换么?你觉得B站用户会为冯提莫创造一个新流行语出来么?不太可能。

诚然,签约冯提莫是B站短期拉升MAU的经典案例,即便跨平台签约能够帮助平台实现财季目标,但管理者自己也明白,同样的手段无法长期使用,一方面,是因为合适的头部明星资源有限、舆论风险高(近期肖战事件),另一方面在于难以平衡高昂的营销支出与微薄的流量收益。总之,在迎来净利润正向拐点前,收窄亏损仍是B站财务层的主旋律。

看过这个该案例,可想B站跨平台引流的难度有多大。

安信证券对上述多项营销费用进行估值后,预计B站在2022年Q4仍将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约15亿元。

另外说一下,原计划中公司Q4财报在2月25日发布,后来受国内疫情影响,调整到了3月17日。与此同时,搭配OPEC争端、外加全球疫情蔓延,承受两次黑天鹅事件的全球资本市场,机构的流动性资金匮乏,中概互联网股面对的压力可能是史无前例的。

最后,做个类比。

最早期的YouTube有三项基本功能键:Upload(上传)、Watch(观看)、Share(分享)。

2022年这一年YouTube用户上传的视频时间长度的总量,超过之前十一年的总和。随后的2022年到2022年,又在这个基础上翻了一番,随后的用户生态、广告生态的繁荣已势不可挡。

YouTube花费了大量资金在服务器购买和维护上,用户和内容规模有了实质性扩张后,才有了为创作者提供的“广告分红”,而B站照搬过来,改名叫“创作激励”。

同样是视频签约平台,Netflix曾预计2022年在原创内容上投入173亿美元,超过2022年的153亿美元。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有千万规模的付费用户群体,B站显然。

而国内的另一家内容提供商:爱奇艺,2022年爱奇艺共推出了超20部自制综艺,30部独播电视剧,光是Q4季度内容分发收入达到8.78亿,虽然相较2022年增长了68%,但“内容”已经成为了这家公司最大资金黑洞。而且,百度销售部门深谙流量变现的脆弱性,倘若在“流量-广告-变现”的路径上出现任何差池,当年的业绩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PS,面对UGC潮流,头条系会怎么做呢?据我所知,西瓜视频会派运营同学通过B站私信功能向UP主做定向邀请。

我很难在文章结尾给出一个结论性定调,什么“5G时代、短视频当道”一类言论,在我看都是博眼球的滑稽,人们很容易盲目的将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当成前因后果联系在一起。

然而我大概也是这类盲从者。作为支持,我前几天在一个“并不低”的位置买入了些BILI股票。虽然B站前路未卜,如果你是一名UP主,大概率会觉得:只有督促自己不断创作、不断更新,这只股票固然会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所以,“小伙伴们记得三连哦”。

 

作者:胥崟涛

来源:TechWeb(ID:TechWeb)

内容标签:

热门文章

随着很多公司开始抱团取暖,资本寒冬论让互联网圈子里的不少人都人心惶惶。但是,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是好的项目,还是愿意投的。那么,如果你有好的点子,好的 BP,就赶紧收藏下面这

3971948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入目的照 片和视频。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更有网友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账号,但相

3114524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思?至少可以有几种解释:公司的生存没有危机、前景广阔公司的盈利水平更高、有钱景在 bilibili (

2497066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 网生或重生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将传统线下内容与身份的线上化;2. 引领潮流

1971358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行频次骤降,并推动用户日常生活娱乐行为向线上迁移显著:生鲜电商用户暴增,视频领域用户观看时

1957008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群只穿内衣内裤的长腿美女“裸游”,又引起市民大量围观和热议。据了解,此事件为某商家策划的营

1851197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1526464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网红”千千万,想要在大潮里中存活下来,除了颜值,你还得有实力。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这

152368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打开短视频平台的新格局。发展至2020年,“北快手,南抖音”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

1512756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后,本文认为快手变现仍会被抖音远远甩在身后。最近关于私域流量的话题,挺火的,有意思的是

1442117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半场竞争中,必须去正面较量的课题。在广告和游戏外,发展红人电商业务,致力于让平台和生态里的

1414746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但短视频依然是移动互联网大盘中几乎还在唯一增长的明星级应用领域,而互联网女皇报告也

1399135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妙的都在传“北京三里屯优衣库火了”。微博热点也被优衣库占据:网传事情的起因是陌生帅哥靓女在

1334878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长势能。因此,不仅要关注痛点,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的成长性,让自己处于增长势能的快车道上,这样

1334702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1315456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1283873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1271338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外卖运费越来越贵了,共享单车涨到2块了,热门剧集变成会员专享了,电商会员也卖得越来越好了

1223251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脸蛋,细细的小蛮腰,一双双大长腿,我见犹怜啊~ 当然啦,浸淫多年的老司机们,最爱的还是这样Ope

1186062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量、日活跃,周留存等,理财App直接追求投资用户和金额,其他数据老板基本都不看的。然后在这激烈

11765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