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裂变
  2. 资讯
  3. 行业动态
  4. 短视频是红海吗?

短视频是红海吗?

作者: 日期:2019-08-29 人气:503951

短视频是红海吗?短视频是红海吗?

 

短视频是红海吗?相信很多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例如2022年6月酷鹅用户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65%的用户手机里安装2个及以上短视频APP——考虑到用户使用时长的有限和同类产品的增加,这红海行业的定性,似乎已经不用需要太多论证。

然而与外界的“饱腹感”相悖,另一部分的数据表明,行业端对于短视频赛道仍然抱有热情,甚至对行业的增长空间仍然很高的期待

据克劳锐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国MCN机构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主要针对于抖音、微信、小红书、B站等泛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孵化和内容制作,而这一数字在2022年还是1700+,涨幅接近3倍。

短视频平台官方统计方面,据抖音创作者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8月抖音已经有27个话题领域的日均播放量超过一亿,其中文化文化教育领域一万粉丝以上的创作者数量,暴涨了330%。

除此而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明星创业者也将短视频视为新的发展方向,比如连续缺席春晚舞台的郭冬临,现在已经成为短视频平台的一个著名厂牌——与之类似的还有潘长江,他们的参与程度显然已经不止于商业合作形式的玩票。

一面“市场过饱”,一面“人头攒动”。当我们站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空里去俯瞰短视频,不难发现整个领域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撕裂”现状:短视频创作者们的热情仍然那么高,但为什么短视频领域却总是一股满满的“红海”感呢?

01 短视频为什么会有“红海感”?

什么是“红海”?从定义上看,“红海”通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状态:竞争者们为了有限的市场份额进行激烈拼杀,拼得头破血流,染红了整片海洋。

然而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实际上短视频很难称得上“红海”。据互联网女王玛丽·米克尔在今年6月发布的2022年度《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量持续上升,但其中许多领域已经趋于平稳,绝大部分的增长量是由短视频APP贡献的

换句话说,已经有充分的数据和调研报告证明,短视频正帮助移动互联网产业拓展了新的市场潜力,带来了更多的可拓展空间。

那么为什么短视频在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仍然在外界眼中充满类似于红海行业的“饱腹感”呢?其实我们可以从由短视频行业热点引发的大讨论来找到答案。

以去年8月的“成都小甜甜”事件为例。作为当日的爆款视频,爆火的小甜甜几乎在一天之内就获得了直逼一线短视频达人的商业潜力:“成都小甜甜”的个人短视频账号在一天之内吸粉500多万,对外广告刊例价直接上涨到50万。

于是当时就有不少媒体感慨道:虽然不少短视频达人的内容也很简单,但至少与单纯地以“街访”走红的小甜甜相比,显然人设更加饱满、传播内核更有延续性,无论是创作层面还是商业合作层面都更容易创造价值——如果短视频真的更加青睐“小甜甜模式”,那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思考短视频这个内容载体的价值了

总之,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讨论”的复盘,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于短视频的“饱腹感”并非来自于对短视频内容的“需求饱和”——甚至从人们对于“行业话题”的参与程度来看,人们对于短视频行业是寄予了高期待值的——人们对于短视频行业的“焦虑情绪”实际上是来自于创作层面的:

什么样的短视频内容是真正有价值的?究竟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短视频的价值?

当然严格说来这并不是短视频领域独有的“烦恼”。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困境在内容创作领域是相通的,比如创作方式的问题。

一个大的环境背景是信息过载的传播环境下分配给单一内容的注意力实在是太少,这就对创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快速抓住用户的兴奋点,再优质的内容也可能会流失。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这个要求太容易被“矫枉过正”,过分追求传播爆点而忽略了内容应有的深度。

还有产业方面的困境。一方面创作本身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很难通过量化的公式来维持内容的稳定,只能通过增加不断地尝试来放大“产生高质量内容”的几率;但另一方面任何内容载体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量产就必然导致内容生态难以提供稳定的体验。

但很显然,随着短视频逐渐占据着人们更多的时间分配,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这种困境带来的问题是被无限放大的。

尤其是当短视频兼容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载体,用更丰富的表现手段获得了更高的市场认可,那些基于风口投机心理诞生的“低质内容”,不但快速消耗着人们对于这块新兴市场的信任,许多行业资源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浪费,真正优秀的创作者被埋没,整个生态体验被彻底破坏。

换句话说,短视频如果想兑现行业潜力,不再重蹈其他风口行业落入“红海陷阱”的覆辙,如何定义优质内容,并孵化出更多“优质短视频”便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解决好的课题。

02 怎样让短视频变得“有用”?

正如上文所说,人们对于短视频的内容生态是抱有很高期待的,但“创作焦虑”也正在逐渐影响人们对整个内容生态的观感——而这已经不仅仅是用户们的直观感受,短视频领域内的头号玩家们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据知名数据统计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在2022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行业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用户规模趋于稳定,但其显著高于其他领域的用户活跃度,推动市场不断提高对短视频领域的认同感,使得短视频领域的发展重点开始转向生态的搭建,并将为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风口逐利期的结束,硬核的理性发展期到来,加剧了末位短视频产品的淘汰。据QuestMobile对于市场主要的短视频App产品的检测数据显示,许多定位模糊、内容同质化较高的新生“风口式”产品正在快速流失流量,并流向已经形成稳定定位的成熟产品,比如抖音。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复盘近来短视频领域的一系列布局时,可以看到两个趋势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1. 重新清晰优质内容的定义,即能够对线下的现实生活带来延伸的影响力;
  2. 尊重优质内容的创作规律,能够帮助帮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如知识、艺术等等)兑现价值。

以抖音为例。在刚刚结束的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抖音对“短视频内容”就进行了重新定义。首先“视频”作为一种内容载体,其诞生的原因本质上是给人们提供一种完成自我表达的基础方式。而“自我表达的基础方式”则有两层含义:

  1. 视频补全了文字、图片、音频等内容载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局限性,能够帮助内容创作更好地实现“信息普惠”,完成完整有效地信息传递;
  2. 视频对于“信息普惠”的补全也丰富了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创作者专业的技艺、知识、才能可以打破传统的传播路径,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获得新的收益的方式。

也就是说,理论上如今内容创业领域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由视频技术的发展推动的。那么为什么内容创业领域的繁荣没有出现在WEB时代的“视频产业”,而是在短视频时代才开始显现呢?

抖音认为核心问题是“工具”。视频可以是一个帮助用户看见更大世界的工具,一个帮助用户传递信息的媒介,但使用工具是需要门槛的,即需要使用者付出智力成本、资本成本和时间成本——这是普通创作者难以完全兼顾的——想真正地通过“视频”来推动生态繁荣,就需行业端更多去分担环节上的消耗,尽可能地让使用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创作”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抖音近期发布的一系列计划和布局,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自己定位一个类似于“补全者”的角色,比如非遗合伙人计划。

2022年4月16日,抖音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

抖音总裁张楠表示,抖音现面向全国招募50名“非遗合伙人”,力争在一年内至少帮助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实现百万粉丝或者百万收入。

除此而外,抖音也在用“DOU知计划”等方式强调更有价值的内容品类,引导创作者们的创作潜力,甚至基于这些“内容品类”进行了产品定制化的开发。

以“DOU知计划”计划为例,“DOU知计划”是字节跳动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馆4家权威机构,发起的全民科普行动,包括成立科普顾问团、发起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并为科普创作者开放5分钟创作权限,并给予流量扶持。

截至目前,抖音科普顾问团已吸纳了13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52位专家学者;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已有99个团队参与,1078个投稿视频,总播放量达4.8亿。

结语

短视频是“红海”吗?相信看到这里你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短视频实际上仍然是一片“创业的蓝海”,只不过人们不再无差别地接受一切地短视频内容,而是更加重视内容的价值,整个内容行业进行了一种非常硬核的理性发展阶段。

这显示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短视频必然将在大内容生态领域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内容载体一道共同激活“信息普惠”的巨大潜力,而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聚焦于技术、运营等关键赛道上。

如今抖音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创业者们准备好迎接新路程了吗?

 

作者:指北君

来源:互联网指北(ID:hlwzhibei)

内容标签:

热门文章

随着很多公司开始抱团取暖,资本寒冬论让互联网圈子里的不少人都人心惶惶。但是,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是好的项目,还是愿意投的。那么,如果你有好的点子,好的 BP,就赶紧收藏下面这

3971862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入目的照 片和视频。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更有网友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账号,但相

3114408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思?至少可以有几种解释:公司的生存没有危机、前景广阔公司的盈利水平更高、有钱景在 bilibili (

2496991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 网生或重生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将传统线下内容与身份的线上化;2. 引领潮流

1971290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行频次骤降,并推动用户日常生活娱乐行为向线上迁移显著:生鲜电商用户暴增,视频领域用户观看时

1956925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群只穿内衣内裤的长腿美女“裸游”,又引起市民大量围观和热议。据了解,此事件为某商家策划的营

1851112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1526386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网红”千千万,想要在大潮里中存活下来,除了颜值,你还得有实力。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这

15236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打开短视频平台的新格局。发展至2020年,“北快手,南抖音”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

1512667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后,本文认为快手变现仍会被抖音远远甩在身后。最近关于私域流量的话题,挺火的,有意思的是

1442023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半场竞争中,必须去正面较量的课题。在广告和游戏外,发展红人电商业务,致力于让平台和生态里的

1414661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但短视频依然是移动互联网大盘中几乎还在唯一增长的明星级应用领域,而互联网女皇报告也

1399052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妙的都在传“北京三里屯优衣库火了”。微博热点也被优衣库占据:网传事情的起因是陌生帅哥靓女在

1334776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长势能。因此,不仅要关注痛点,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的成长性,让自己处于增长势能的快车道上,这样

1334624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1315370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1283782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1271252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外卖运费越来越贵了,共享单车涨到2块了,热门剧集变成会员专享了,电商会员也卖得越来越好了

1223168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脸蛋,细细的小蛮腰,一双双大长腿,我见犹怜啊~ 当然啦,浸淫多年的老司机们,最爱的还是这样Ope

1185974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量、日活跃,周留存等,理财App直接追求投资用户和金额,其他数据老板基本都不看的。然后在这激烈

11764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