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17-01-08 人气:567620
FEED最早是指RSS订阅中用来接收该信息来源更新的接口,后来就指代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其本质其实是一种站内推送,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例如:Blog。
到后来社交媒体盛行之后,FEED几乎成为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标配。因为其交互简单,用户上手容易,后端信息配置灵活,又契合移动设备单屏操作的特点,已经被证明为内容型软件的最佳呈现方式(甚至连支付宝在其上个大版本更新中都把首页改成了FEED)。
FEED的本质是信息分发的一种方式,所以称其为内容型产品的两大命脉之一(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同时因为FEED通常出现在产品的第一屏,大家知道,对于大部分APP而言,首屏流量几乎占了全站的90%以上,而其余几屏其实是不怎么被关注的。所以与其大费精力对其余屏幕的功能迭代更新,不如小小优化一下首页的FEED流算法,带来的收益反而高的多。
首先总结用户需求:
再总结下产品方的需求:
主要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将 Feed 排序交给上帝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商业化,营销号可以使用很多伎俩吸引用户关注,然后肆无忌惮发广告,即一干营销号赚得盆满钵满,而平台方得不到半点好处。
如果看明白这些,你就明白了当前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不需要使用智能FEED,因为首先它是个封闭的熟人圈子,本身消息质量少而精,不会出现营销号和中心化,不需要担心信息流通问题;同时大家花在朋友圈的时间非常多,不必担心内容过载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用户的增加,信息越来越冗杂,即便是微信也迟早会加入算法来帮助用户辅助筛选内容的。
既然原来的自然FEED流存在诸多问题,那么我们怎么优化呢?
核心思路很简单,就是把有价值的内容权重提高,把低价值甚至垃圾内容权重降低。那如何判断一条信息的价值呢?可以拿Facebook早期的EdgeRank为例介绍:
EdgeRank 主要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分别解释一下:
三个分数,最终用相乘的方式共同作用于每一条新鲜事的分数,用于排序和筛选。
大家可以看出来,EdgeRank算法只考虑了社交因素,而没有考虑内容本身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因此后续Facebook引入机器学习,通过图像识别、语义分析等去预估新鲜事的质量,同时引入更多判断维度,例如阅读时长、视频内容、用户反馈等,去综合判断一条消息的权重。同时,FB 严格限制商业广告和普通用户的触达,网红营销号的消息曝光率从2022年的16%降低到2022年的6%。
总结一下:
得益于此,Facebook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社区氛围没有崩坏。而隔壁坚持时间信息流的Twitter早已增长乏力。
微博大体上借鉴了Facebook的算法思路,主要也是基于LR算法(协同过滤)来做的。但是做了以下创新:
微博发现用户错过的90+%信息中,只有部分内容是对用户具有极高价值且不容错过的,所以这里无需对未读Feed全排序,只需要将最高价值的信息找出来并推荐给用户,其它的Feed仍按正常时间序排列。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Feed流整体上符合Timeline的排序,用户感觉自然流畅;另一方面,与用户对最高价值的信息认知上比较接近,算法效果比较理想。
推出了“未读池”功能 即你关注的用户发布的内容,只要是你还没看到过的都会进入未读池。当你刷新FEED的时候,会按照算法权重高低每次取出15~30条。未读池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有价值的内容没有被看到”和“无聊的时候没内容可以看”两大难题,是一个不错的点子。然而,因为未读池里内容的时间限制为3天,导致用户习惯性去刷新看看朋友有没有发布新消息的时候,却刷出了3天前的消息,从而引来了一些骂声。
智能FEED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可以帮助其提升阅读效率,第一时间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剔除没营养的垃圾信息,无论是关注太少没内容可看还是关注太多内容泛滥的用户,都能获得一个更佳的阅读体验。对于平台而言,可以提升用户的活跃度、互动率、留存率,同时控制社区氛围的质量,最重要的是为商业变现做好了铺垫(大幅降低网红、营销号的内容曝光,迫使企业必须使用平台自身的广告服务)。
但是,智能FEED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
这些问题虽然远不及智能FEED带来的好处,但是长此以往会给社区带来不佳的口碑,而口碑的损害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挽回的,因此一定要慎重处理,尽量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让智能FEED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