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16-12-20 人气:859330
近日,阿里星球在版本更新说明中宣布停止全部音乐服务,这也意味着阿里星球转型为纯粹的粉丝明星娱乐平台,同时意味着,陪伴我们走过诺基亚时代的天天动听(阿里星球的前身)将彻底消失。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百度毁了千千静听,如今天天动听也被阿里抛弃,为什么有着好口碑的产品被收购后都落得同样下场?
说起天天动听,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样有着无限的感慨,先来简单介绍天天动听的历程。
天天动听于 2007 年成立,2012 年用户量突破 1 亿,2013 年 6 月份用户量突破 2 亿,2013 年底被卖给阿里,2015 年整合进阿里音乐集团,2016 年 4 月 15 日更名阿里星球,2016 年 12 月 12 日阿里星球正式宣布由于更新版本需要,将停止音乐服务。
早在去年 11 月份「最严版权令」颁布时,面对越来越贵的版权费用以及越来越激烈的音乐市场,当时的阿里音乐 CEO 宋柯公开表示:“我们不可能有两个播放器,应该有一个平台会做另外的事情。”于是天天动听逐渐被阿里音乐战略边缘化。
到了今年 4 月份,天天动听被改版为阿里星球时,即便依旧有大量用户为其买单,但是原来的天天动听被改的面目全非:功能和界面设置复杂,专业功能与娱乐功能混杂,用俨然成为了一款泛娱乐粉丝交互平台,而不再是音乐播放器。
这个时候已经很明显阿里的音乐战略放在了虾米身上,天天动听迟早成为牺牲品。
天天动听能收获那么多忠实粉丝无非是其产品小而美,在 UI 设计、音质优化等方面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当阿里星球功能越来越多,强行加入娱乐和社交等元素,意味着阿里要放弃部分天天粉丝了。
而到了今天,阿里星球宣布全面停止音乐服务,并引导用户下载虾米音乐,宣告天天动听彻底消失,然而有多少天天动听的粉丝会转到虾米呢?
小而美的产品被收购后大多落得消亡的下场,对大公司来说,他们确实要想的更多,看得更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猜测下阿里放弃天天动听的背后战略。
对阿里来说,他们最擅长的是电商,也是最赚钱的业务,所以从更名为阿里星球开始就已经把其定位为「可交易的粉丝娱乐交互平台」,尝试「粉丝+电商」的直接对接。
于是阿里星球形成这样一个商业闭环:通过聚集用户流量,在为明星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广告商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自我推广渠道。只是这种赤裸裸的商业行为会有多少用户买单就是阿里需要花费心思的了。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宋柯说的很对:我们不可能有两个播放器。
阿里音乐CEO宋柯
将阿里星球的用户转移到虾米音乐,扩大虾米的用户量,节省资源全力发展去对抗目前主流音乐平台,移动音乐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腾讯的 QQ 音乐合并海洋音乐后无论在版权还是用户量上都遥遥领先,网易云音乐依靠产品的特性也占有一席之地,反观阿里音乐却没什么建树。
所以与其把资源分散,把阿里星球搞得不伦不类,倒不如做好一个平台,而阿里也直言:合并后没有第一时间取消音乐服务是考虑到天天动听的粉丝,给时间他们去转移到虾米。
另一方面,阿里星球彻底变身音乐娱乐产品也是紧跟阿里泛娱乐战略,直接对接粉丝。
我们都知道 2016 年直播与短视频领域很火,所以把阿里星球打造成一个音乐娱乐产品,覆盖明星、社区、直播等多维度,成为音乐界的一个「另类」,后期只要能够将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好,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音乐产品。
嗯,大佬们确实需要考虑更全,看的更远,只是可惜了天天动听成为了牺牲品,但是天天动听、千千静听的产品理念依旧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产品启发。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庖丁开发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