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裂变
  2. 资讯
  3. 行业动态
  4. 1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 “新常态”,阿里却未“新突破”

1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 “新常态”,阿里却未“新突破”

作者: 日期:2016-11-12 人气:491451

11

“1207亿!今年再次刷新天猫双十一单日成交记录。”只要“双十一”继续搞下去,这句话就会如“套路”般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

 

至今,“双十一”已经连续举办8年,电商平台、参与商家、消费者已经对其轻车熟路。而对做媒体的朋友而言,“双十一”越往后办,就越难写出新花样,完全是已“被掏空”的状态。一个词:无感。

 

就在11号当天早上,我还与虎嗅“双十一”直播前线的同事交流,“接下来如何写?”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发个新闻,那无所谓。但虎嗅总要观点,要姿势……到哪儿去寻找新角度呢。

 

过去两年,我在虎嗅已写过《从11家TOP商家备战双十一,看电商行业的变化》、《2022年天猫双十一“三大方向”解读:旧酒换新瓶,浓度高了,勿醉》、《571亿,双十一数字盛宴背后,谁在狂欢,谁在失落?》、《他们为什么拒绝参加“双十一”?》、《既然“双十一”已是一手旧牌,为什么阿里还要轰轰烈烈地打下去?》、《2015天猫“双十一”912亿谢幕,盛况与乱象相生》系列文章。

 

每篇文章都试图用新的视角解读“双十一”,而新的突破越来越难,我猜:这个问题也是阿里在面对的。

 

于阿里而言,真正的“新突破”不应该是交易额(数字)的突破,不是营销手段的突破,更不是炒作噱头的突破,而是——“双十一”真的是在创造新商业文明么?

 

一、从“造节”到“过节”,马云如愿“新常态”,但“双十一”促销本质并未变

 

半个月前,阿里集团CEO张勇回母校上海财经大学演讲提到,8年前他临时代管淘宝,做“双十一”光棍节促销只是为了让淘宝活下来,未曾想到后面变成一个中国电商特殊节日。

 

过去几年,基本上是阿里牵头“造节”,把一个年轻人“单身”与“网购”进行符号性挂钩,打造出一个全民购物的狂欢盛典。我将其规律概括为:头三年,是电商通过“双十一”对大促规则摸索的三年;中间三年,是阿里等电商将“双十一”进行全民普及的三年;最近的三年,则是“双十一”走向常态(下一步是疲态?)的三年。

 

不妨判定,明年过后的“双十一”,将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常态化”——这也是马云所希望的。我的三个判断依据:

1)“双十一”已从“造节”变为“过节”,用户教育已不是主要课题。

2)娱乐至死,全民参与,迎合了消费升级,网购不再只是“年轻态”。

3)“双十一”已经变成一个热点IP,各种借势。

 

在“双十一”趋于“新常态”的过程中,不免有人质疑“我们真的需要‘双十一’吗?”、病态“双十一”以及指责“双十一”是一种破坏商业规律的行为。现在大可不必想这些。反而,双十一“新常态”后有没有带来商业本质上的变化值得探讨。

 

我给的答案——目前还没有,“双十一”并没有改变“促销”的本质。昨天,马云在接受央视的采访中提到,“中国电商要变天了”(未来的纯电商会日子很难过。未来三十年,短的可能五年到十年,就能看到巨大的变革)。我很赞同马老师高瞻远瞩的判断,但用这个要求来审视“双十一”,阿里则还未引领趋势。

比如,在流量红利殆尽的背景下,我们看到,阿里平台在“双十一”背景下所做的,不过仍然是在加倍地引导商家以“低价”促销。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二梯队之外的卖家一般总是先提价,后打折,这个“潜规则”往年就有,当然阿里也有应对机制:

 

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

(提前一个月为双十一预热,速卖通卖家需要按阿里规则进行)

我还特意询问过一个参加双十一海外场(速卖通)的朋友,他们为能正常参加促销活动,早在一个多月前悄悄提价,“如果这七天提价40%没法打折,那我满立减了,进行让利35%,其中的“套路”很多很深,要怪就怪平台 ,我可不想骗客人。”这位朋友如此告诉我。

关于价格,有个细节,今年天猫双十一不见了“全场五折”,取而代之是“不只是五折”,这也是最严广告法的限制表现之一。

 

上述案例只是其一,说明一场轰轰烈烈的双十一并没改变阿里商家们的生存环境,更别指望阿里能在“双十一”这个节点对供应链、商业伦理有深层次的冲击与革新。人们最明显的感觉只是“双十一”向“娱乐”与“全民”的进化。

 

三年前,马云邀请“督战”双十一的嘉宾,是他的商界朋友,如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建成等等。两年后,马老师把双十一狂欢晚会变成“配菜”后,还亲自上演他的“惊天魔盗团”,而与他玩耍的明星已经是科比、贝克汉姆、斯嘉丽·约翰逊等国际明星了。恭喜马老师从商界成功转型娱乐圈。

 

二、“双十一”并未激活线下,传统零售已疲,偃旗息鼓

 

过去马老师将阿里形象地描述成“一家102年公司”,如今他的志向已很难用建立一家百年公司来简单概括。他的原话:“未来的阿里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经济体,一个没有国界,没有边界,虚拟的经济体。”

 

在今年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期间,马云极力游说各国领导人支持建立“eWTP”(促进跨境电商领域公私对话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可见马云想在全球新商业秩序的建立的过程中,让阿里拥有更大话语权、影响力。同样,电商只是阿里在线上谋求商品流通地位的第一步。

 

影响到线下零售,打破电商边界到其他行业都是阿里这些年在践行的。拿线下来说,去年控股了银泰商业,过去三年曾联合线下商场,在双十一、三八O2O节都试图通过释放线下商圈的新势能,但结果并不理想,所以在今年干脆就没这方面噱头。

 

我记忆犹新,前年去青岛参加当年双十一,线下商场盟军策划的“中国购物节”倡议,并提出“莲荷行动”,发起方有银泰、天虹、步步高、宏图三胞等国内知名线下商场。但到今年已经“偃旗息鼓”,线下零售并没有借势双十一完成反扑。稍微高调些的,只是万达飞凡网红直播AR寻宝等新虚头做双十一大促,效果如何,还是未知。

 

去年双十一打出旗号,“银泰与天猫实现全场景、全服务、双线打通” 以及苏宁线下店也是同价。今年已没有大动静了,如何双十一撬动线下,阿里后续需要突破的课题。

 

三、技术“含金量”有提升,运用层面待突破

 

今年阿里双十一VR / AR的科技元素,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VR购物“Buy+”,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的虚拟购物产品。双十一,阿里放出“为Buy+专门准备了15万份VR眼镜”的噱头,还首推了AR互动游戏“寻找狂欢猫”,在10号晚的双十一晚会上,阿里云还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ET。

 

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

(天猫双十一直播现场,记者体验Buy+,图来自网络)

同样,京东双十一也拿出了“无人机”送货来博眼球。不管是京东还是阿里,都在乘着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这股风,将电商从商业模式创新带到技术创新,符合科技潮的主旋律,但现阶段的问题是真正的运用还有待突破。

 

“双十一”是电商技术运营推广的好机会,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遵循VR / AR技术的发展规律。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在后端供应链管理、交易系统、支付系统等方面进行迭代,带来用户体验的升级,而虚拟与现实技术会直接在前端用户直接触达感知。在用户运用场景层面,15万份VR眼镜能满足阿里拥有4.5亿活跃用户中的多少需求?#形式大于实质

 

当然,我并不是“吹毛求疵”,我们也要肯定阿里技术层面的突破。在双十一凌晨大促“开闸”的瞬间,数以亿计的流量涌入下单、结算,今年也不例外,剁手党们都会发现有宕机和缓存现象,这样的大促相应也遭来不少人吐槽,蚂蚁金服公关同学在今天午间,调侃式回应宕机用户吐槽:“这个锅该我们自己背,谁也抢不走。”

 

相比过去,阿里双十一宕机、爆仓、客服跟不上的情况已经改善了不少,不过为了减缓双十一当日退款支付结算的压力,阿里将用户退款申请延迟到次日,也成了一个槽点,类似的问题伴随着双十一参与人数的增加、交易额的增加挑战相应会加大。

 

四、打鸡血般的数字,华尔街却不买账

 

看下2022年双十一的“成绩单”:

00:00:52  交易额过10亿元

00:06 :58 交易额超过 100亿元

15:19:13  交易额超突破912亿元(2022年双十一战绩)

18:55:36  交易额冲破1000亿元

24:00:00  交易额1207亿元

 

一串串交易数据刷新高,让通宵达旦的电商人“打鸡血”般兴奋,然而华尔街并不买账。今年双十一开始首个交易日,阿里收盘价为94.34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41%。不仅是今年双十一,去年同样如此:

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207亿!2016“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

(虎嗅截取自阿里上市以来股价走势)

 

相比之下,2022年“双十一”,阿里上市的第一个年头,其股价即迎来了历史峰值,反观近两年双十一,均未起到振幅股价的作用。不过公允的说,京东6.18也未对其股价产生多大影响。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而GMV对阿里、京东的股价影响似乎在变弱,马云在向华尔街强调“我们知道GMV不是真正唯一衡量的标准”,而华尔街也对阿里GMV计入财报的会计处理也持有质疑。

 

所以从今年3季度开始,阿里不再单季披露GMV,而是改为年报中披露,然而我认为,双十一没法弱化数字,它代表一种电商的活力、消费的能量。这个问题,马老师会有他更详细的阐述:

在阿里还是孩子的时候过度关注GMV是合适的,但现在过度关注GMV会造成误解。我们打造的是一个经济体,20年之后,世界会产生崭新的网络状经济体,进行全球买全球卖,我们想做的是这个。GMV并不表示阿里巴巴是什么,相反,过度关注GMV只会觉得阿里只是一个电商,阿里还有云计算、物流等等。——2022年11月11日晚 23时 马云

 

从每年天猫双十一POT级交易量的店铺及类目来看,传统品牌已占鳌头,昔日淘品牌(C店升级B店)出头的已经寥寥无几,这也符合“二八定律”,注定大部分商家也只是“陪客”。

 

同时,我们还是容忍那些“脱了裤子放屁”的双十一玩伴。他们不断“以XXX刷新去年的订单数、交易量……”具体数据是多少?永远是个谜。这些电商平台没法改变天猫双十一的主场地位,只能用含糊、膨胀的概数来“刷存在感”,挺好,没毛病。

昨晚此刻“剁手党”为购物车忙碌,今宵此刻大家为1207亿数字狂欢。“新常态”双十一正在到来,阿里的“新突破”还需努力,马云爸爸默默感谢:你为双十一“续一秒”。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SO优化服务  青瓜广告联盟

本文作者@虎嗅网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111111

内容标签:

热门文章

随着很多公司开始抱团取暖,资本寒冬论让互联网圈子里的不少人都人心惶惶。但是,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是好的项目,还是愿意投的。那么,如果你有好的点子,好的 BP,就赶紧收藏下面这

3971862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入目的照 片和视频。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更有网友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账号,但相

3114408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思?至少可以有几种解释:公司的生存没有危机、前景广阔公司的盈利水平更高、有钱景在 bilibili (

2496991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 网生或重生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将传统线下内容与身份的线上化;2. 引领潮流

1971291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行频次骤降,并推动用户日常生活娱乐行为向线上迁移显著:生鲜电商用户暴增,视频领域用户观看时

1956925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群只穿内衣内裤的长腿美女“裸游”,又引起市民大量围观和热议。据了解,此事件为某商家策划的营

1851112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1526386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网红”千千万,想要在大潮里中存活下来,除了颜值,你还得有实力。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这

15236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打开短视频平台的新格局。发展至2020年,“北快手,南抖音”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

1512667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后,本文认为快手变现仍会被抖音远远甩在身后。最近关于私域流量的话题,挺火的,有意思的是

1442024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半场竞争中,必须去正面较量的课题。在广告和游戏外,发展红人电商业务,致力于让平台和生态里的

1414661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但短视频依然是移动互联网大盘中几乎还在唯一增长的明星级应用领域,而互联网女皇报告也

1399052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妙的都在传“北京三里屯优衣库火了”。微博热点也被优衣库占据:网传事情的起因是陌生帅哥靓女在

1334776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长势能。因此,不仅要关注痛点,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的成长性,让自己处于增长势能的快车道上,这样

1334624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1315370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1283783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1271252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外卖运费越来越贵了,共享单车涨到2块了,热门剧集变成会员专享了,电商会员也卖得越来越好了

1223169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脸蛋,细细的小蛮腰,一双双大长腿,我见犹怜啊~ 当然啦,浸淫多年的老司机们,最爱的还是这样Ope

1185974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量、日活跃,周留存等,理财App直接追求投资用户和金额,其他数据老板基本都不看的。然后在这激烈

11764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