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裂变
  2. 资讯
  3. 行业动态
  4. 关于微信刷量的10点看法!

关于微信刷量的10点看法!

作者: 日期:2016-10-02 人气:546493

22

1、和运动式的扫黄、打非、反腐一样,出于情绪诉求而任由打击面积扩大化,必然会在准确性上栽跟头。如果说「商务范」被误伤仍然可以理解为是「树大招风」,那么在前日后来广为传播的那份冗长的名单中,任何在28日单天阅读量同比下降的自媒体账号,都被疑为「刷量」的对象,连「三表龙门阵」、「崔玉涛」这样在专业领域及社交网络里笔耕不缀名望颇高的都榜上有名,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于是,在是非之外,我想谈点儿与事实有关、但必然政治不正确的话题。

 

2、我以前说过,中国盛产「美剧政治学家」、「韩剧恋爱学家」、「日剧社会学家」和「三体科幻学家」,在互联网强行配平信息的对称性后,引人入胜的干脆结论往往会比枯燥晦涩的论证过程更加具有记忆魅力。很多看了《Lie to Me》的观众,记住了里面的某种假说「人在撒谎时会无意识的让眼球转向右上角」,随即化身成为专业的心理学家,在参与公共话题时带着强烈的自信指控视频里的当事人在撒谎:「你看你看,2分35秒的时候,他的眼睛望向了右上角,这正是说明他试图掩盖什么的铁证呐!」

 

3、大多数教授如何鉴定微信公号是刷量的文章都存在雷同的经验主义错误。比如阅读和点赞的「正常比例」就走进了平均指数的误区,作家江南的公号长期都是一万多阅读配上一千多赞,单独把比例数字拿出来定然会被视为这是刷的,但人家《龙族》的迷妹就是这样的特征,这是从QQ空间迁徙过来的小朋友们的点赞社交习惯。再比如所谓「十万加的正常曲线」,我和霍炬还有西乔聊过他们做的「神秘的程序员们」这个账号,或许是因为内容本身不太具有时效性而面向的极客群体又多半后知后觉,其推送内容常常需要耗上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较为匀速的攀爬到「十万加」的数据。我也认识一个善于读者运营的媒体人,出于心理情结,他会对内容有着「保量」的设计,如果阅读量不够理想,他就会以红包开路,在上百个微信群里求分享,最后也能取得不错的补救,但就时间统计曲线来看,显然也是「不够正常」的。

 

4、排除刷量的技术定义,它的本质就是虚假阅读,当成本低廉的时候,这个工作可以由软件和虚拟机配合完成,成本高一点,可能就要批量采购硬件、IP和人工了,再高一点,纯粹的人工模拟也并非不可能,这也是「人口红利」的侧证。在以威客平台和人际网络为渠道的网赚群中,任何微利的工作都在派单几分钟后被瓜分殆尽,从淘宝的刷单,到微博的刷帖,从App Store的刷榜,到微信的刷量,这些最高级的人肉流量,都是任凭差遣、毫无怨言的。Google有着数千人的反作弊团队和网络广告的虚假点击和恶意SEO不舍昼夜的对抗,但要说彻底消灭,想都不敢想。

 

5、互联网的绝大多数惊诧,其实都是来自无知,从来只是将农家乐和包鱼塘钓鱼当作体验农村淳朴生活的城市中产,自然会对快手的乡村物语和绝望的盛世蝼蚁感到大惊失色。在仅仅是把微信当做核心甚至唯一信息管道的人看来,刷量自然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欺世盗名之举了。但是在真实世界里,泡沫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在飞机上那一厚摞供人免费领取的《环球时报》,比如在过去几年里动辄吓坏美国媒体的国内电影票房,比如每晚七点几乎所有电视台都必须放映的《新闻联播》,与这些伟岸的身影相比,在微信公号的阅读数字上做点手脚,简直说不上有多少恶意。

 

6、迷恋数字,终究会被数字所害,在微信公众平台决定展示阅读量的那一刻起,这种坦诚就是不设防的,愈是神化内容的传播性,就愈是伤害内容的纯净性。那些善以数字评判内容优劣的推波助澜者,又齐声声讨围绕数字的作假需求,委实有些荒诞色彩。「你的阅读量是假的,我的阅读量才是真的」,这种争辩永远无法得出结果,微信又不是央行,有权决定法币和伪币的区别,如果一个孤岛上只认贝壳为硬通货,你带去再多的黄金都是没用的。当所有人都盯着阅读量,就别怪它沦为刀俎鱼肉的生意。这和为什么美国有奥斯卡而你国只有百花奖的疑问,逻辑是相通的。

 

7、今天的内容创作,有太多的心思用在内容之外,在「十万加」流水线的指导思想中,标题是要精心设计的,字数也不能超否则会在朋友圈分享显示不完整,图片是要多插多放的,因为要照顾移动时代的阅读习惯,连推送时间都是有讲究的,你要不是罗振宇就别想在清晨大伙都没睡醒的时候送上打扰⋯⋯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在这些倾囊所授的教程中,易于习得的形式多如牛毛,但是真正需要长久磨炼的技艺,却被当成无用的鸡汤舍弃,最后的结局就是「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只看到方法论,而看不到方法,总以为机灵可以像阳具那样抖上一辈子,却总是抽不出专心读上一本书的时间,于是只好打开网页充进一千块钱,把链接贴进去下单「十万加」。

 

8、批判是政治正确的通用表现之一,但是提出批判本身并意味着存在构建能力,而这种微妙的差异会让一切声音都被「谈资化」,比如前段时间巴塞尔姆的翻译问题就让大众腰间写有「文化」二字的遮羞布被干净利落的扯了下来,正是因为这种显而易见的正确导致质疑成本接近于零,能够收拾烂摊子的力量却寥寥无几。

 

9、这次事件当之无愧的金句在于:「微信公号刷量造假的新闻出来后,我特别去瞄了一眼咪蒙老师的数据,一看还是阅读十万加、点赞一万加,然后我就放心了,因为看起来这个社会的大众审美指数,也并没有因为这些揭底裤的事件而有所改善嘛。」

 

10、我要说的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达让《青年文摘》和《故事会》的读者也都开始捧着手机消费文化食粮的时代,我以为内容的发行量及其变种早就不该是一顶桂冠了,奈何它如心魔,缠绕在创作、资本和商业的全体玩家胸口,而玩弄者与被玩弄者的身影,在很多时候都是重合的。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信息流

本文作者@阑夕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111111

内容标签:

热门文章

随着很多公司开始抱团取暖,资本寒冬论让互联网圈子里的不少人都人心惶惶。但是,对于投资人而言,如果是好的项目,还是愿意投的。那么,如果你有好的点子,好的 BP,就赶紧收藏下面这

3971862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入目的照 片和视频。有网友怀疑其是优衣库进行的营销,更有网友曝出视频当事人的微博账号,但相

3114407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思?至少可以有几种解释:公司的生存没有危机、前景广阔公司的盈利水平更高、有钱景在 bilibili (

2496990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 网生或重生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将传统线下内容与身份的线上化;2. 引领潮流

1971290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行频次骤降,并推动用户日常生活娱乐行为向线上迁移显著:生鲜电商用户暴增,视频领域用户观看时

1956924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群只穿内衣内裤的长腿美女“裸游”,又引起市民大量围观和热议。据了解,此事件为某商家策划的营

1851111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1526386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网红”千千万,想要在大潮里中存活下来,除了颜值,你还得有实力。在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这

15236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转型为短视频社区,打开短视频平台的新格局。发展至2020年,“北快手,南抖音”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

1512667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后,本文认为快手变现仍会被抖音远远甩在身后。最近关于私域流量的话题,挺火的,有意思的是

1442023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半场竞争中,必须去正面较量的课题。在广告和游戏外,发展红人电商业务,致力于让平台和生态里的

1414660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但短视频依然是移动互联网大盘中几乎还在唯一增长的明星级应用领域,而互联网女皇报告也

1399052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妙的都在传“北京三里屯优衣库火了”。微博热点也被优衣库占据:网传事情的起因是陌生帅哥靓女在

1334776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长势能。因此,不仅要关注痛点,而且还要关注产品的成长性,让自己处于增长势能的快车道上,这样

1334624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1315370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1283781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1271251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外卖运费越来越贵了,共享单车涨到2块了,热门剧集变成会员专享了,电商会员也卖得越来越好了

1223166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脸蛋,细细的小蛮腰,一双双大长腿,我见犹怜啊~ 当然啦,浸淫多年的老司机们,最爱的还是这样Ope

1185973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量、日活跃,周留存等,理财App直接追求投资用户和金额,其他数据老板基本都不看的。然后在这激烈

117642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