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16-09-10 人气:523616
在互联网各种toC的盈利模式中,从初级到高级:
同样量级的用户量从左至右带来的交易额、利润也依次增高,从左至右交易的转化越来越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从右至左交易则是更依赖于注意力经济、冲动消费。
比如说10万用户/粉丝,对各种盈利模式大致估算一下:
变现模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会引起连接建立方式的变化以及流量价值的重新分配。
上一阶段的互联网中:在基于“注意力/功能/比价”建立连接的互联网形态中,80%的流量集中在巨头手中,主要依靠比较初级的模式获得了市场上80%的利润,是一个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市场格局。
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先举两个例子:
这就是信任连接带来的不同结果。也就是说:
一部分基于“注意力/功能/比价”建立的连接在逐渐被基于“信任”的连接所取代,被重构的连接恰恰能通过更高级的模式来变现。
那么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可能会怎样?由于在更高级的模式下,不需要再拥有千万、数亿级别的流量了,反而“质”会更为重要,因为十万级别的粉丝就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了。而且这种小流量节点的流量再小也不会被BAT吸走,马太效应失效了!取而代之,高质量(可通过电商、品牌、金融变现的流量)的20%长尾流量节点很可能会拥有未来80%的收益。
这20%的高质量流量会以什么生态存在呢?
可能会分散在各个社交平台中,绝大部分以个人IP形式存在拥有几万到几十万的粉丝,这也是所谓的去中心化。比如说罗振宇如今有700万粉丝,未来可能做到千万粉丝,但是想超过5000万粉丝是非常困难的。
还 有一些个人的订阅号,比如小北有可能从百万粉丝做到数百万粉丝但是再大同样也会很困难。比如我的订阅号瞰见,可能慢慢发展会有几万十几万关注,但是想做到 过百万我觉得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内容过于垂直而且还有点沉闷…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未来也没有打算去卖广告,再做太多不匹配的关注意义也不大。
这个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启示?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