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16-08-18 人气:515089
上周末,去北大听混沌研习社李善友教授的《认知革命》,其间身边坐了一位同学,我观察了他很多次,发现他听课的方式非常有意思。
怎么有意思呢?
我发现他会把善友教授的PPT每一张都拍下来,接着忙着发朋友圈以及各种群里。如果一张PPT讲的时间过长,他就会打开手机去刷朋友圈,我很奇怪,一两分钟的间隔,朋友圈能刷出多少信息量呢?
后来估计是朋友圈太不给力,已经没什么新鲜事了,他实在无聊,甚至把研习社在门口发的宣传册反复研读了好几遍,但每当新的一张PPT出现,他一定会及时拍下来。
可是,他似乎完全没有去听李善友在讲什么,一天下来他只在课程中间讲段子时发出了几声会心的微笑。
这个人上课的时候显得非常忙:拍照、发朋友圈、给各个群里直播课程PPT,但根本没有仔细听或者想一想这个课所讲的内容。
这种行为,后来我想了想,把它命名为“勤奋的懒惰”,主要表现就是,在各种事情上勤奋地忙乎各种最简单的工作,却回避最困难的那些事情。
比如听课,其实把老师讲的道理接受并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是听课时最难的部分。“勤奋的懒惰”的做法是,回避掉这些最难的最耗费精力的事,转而去做最简单的事情:拍照和记录。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了,因为道理都很对,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
上一篇文章我说过,没有人能靠堆积时髦词汇写出好文案,还顺带提了雷军那句名言“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写文案也是一样的,有些文案很忙,忙着搜集各种资料,忙着追各种热点,忙着学各种网络热词,然后忙着把各种时髦词汇堆积到一篇文章里面,以为那就是一篇很好地新媒体文章。其实他是放弃了最难的思考文案策略和有效性的那部分工作,转而去做最简单最容易的工作。这一样是勤奋的懒惰。
你家里是不是有很多本买来后从没读过的书?这也是一种勤奋的懒惰,因为买书容易,读书难。有些人买上一堆书,就觉得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其实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你是不是囤积了几百篇行业文章?几千个案例?几万个参考资料,但却从来没认真看过几个?搜集案例容易,分析学习案例困难,别假装勤奋了,你不过是在逃避最难的工作而已。
创业圈子里,也是一样。许多拿了VC钱的CEO,不是认真地思考自己公司的战略,而是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投圈聚会、去听各种互联网大会各种名人演讲,忙得不可开交,好像这就是创业者应该干的一样。其实,这些人的演讲大多是在不同大会上重复同一个观点,看他们的书基本上就够了。之所以这样做,你不过是在避重就轻而已,因为参加聚会容易,认真思考困难。
你看到每个社会化营销公司的提案PPT上,全都是在罗列各种方法:KOL,事件营销,病毒视频,微信微博,最近还都会加上一个直播。可是这些都是方法,罗列方法谁都会,我们总是把方法当成方案。为什么?因为罗列方法简单,思考方案困难。
所以,有些看似勤奋的做法,只是一种懒惰的伪装而已。
我相信,大部分或多或少都会中枪。如何破?其实你只要在做事的时候思考一下,你正在做的这件事,对于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有多大帮助?如果答案是没有帮助,那就立刻停下这个事情,去寻找那些对实现你目标有用的工作。通常,这样的工作是更加困难的,但是,它更有效,对实现目标有帮助。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