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15-02-12 人气:596499
有抢红包不亦乐乎的,有晒红包晒到手软的,也有忙活了半天什么红包也没抢着,赌咒发誓说以后再也不相信爱情的。
在我看来,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吸引到的眼球以及参与度,支付宝红包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另一半则存疑,否则,也不会有知乎用户产生这样的疑惑:
这就要从运营和推广活动的本质说起了。
简而言之,好的运营,实现的目的是「花最少的钱, 办最多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支付宝红包是非常成功的案例,用3亿元不到的成本,轰炸了朋友圈,刷爆了眼球,制造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移动支付」这片兵家必争之地,实现了「吸引新用户」和「增加老用户粘性」两个目的。
其 实这是所有运营都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有限的预算」。支付宝用户数量在2022年12月已经达到了8亿(数据来源:wikipedia),即使这其中只有 10%的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以2月11日当天共3000万的红包总数来看,每人平均只能分到「4毛钱红包」。如果真按每个用户平分4毛钱,估计有些心急 的小伙伴连摔手机的心思都有。
说说我的思路:
1.3亿的预算分成两部分。
2.一部分用来产生「高额红包」,数额从2位数到4位数不等,通过算法,派发给「高影响力用户」。
3.另一部分用来产生「小额红包」,数量从几毛到几块不等,随机派发给「普通影响力用户」。
高 影响力用户,是系统通过算法识别出的,在社交网络上的内容产出者和意见领袖,也是「引爆点」这本书里提到的「Innovators」和「Early Adopters」,见下图。这部分用户得到高额红包后,如果分享到社交网络,会产生比普通影响力用户大得多的传播学效果。也是运营方需要重点对待的用户 群体。
图片来源:Wikipedia
普通影响力用户,则随机派发小额红包。
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这一块腾讯具有天然优势,因为微信的价值正是背后的「中国社交关系图谱」,通过判断好友数量,原创信息数量,信息被转发数量这三个指标,可能轻松识别出「高影响力用户」。
而 阿里在这一块却是天然欠缺的。支付宝的价值是背后的「中国交易关系图谱」,但要凭借这张图谱,来识别高影响力用户,难度较大。我能想到的方式,可能更多是 通过用户交易行为,判断出「高净值用户」,同时假定「高净值用户」和「高影响力用户」具有较高的重合度,间接识别出「高影响力用户」。
阿里早就意识到了短板,甚至在这次支付宝红包的活动中,也试图补齐短板。
对,正是「接龙红包」,下图最后一张的「红包流向」,揭示了阿里的用心。
社交关系图谱,正是阿里所欠缺的,也是腾讯最不想让阿里所拥有的。但是,微信可以禁止支付宝的直接分享,却不能禁止用户分享图片。「接龙红包」,利用微信的渠道,通过图片分享和输入口令的方式,绕开微信的封杀,间接复制了微信的核心财富「社交关系图谱」。
一句话,「接龙红包」是阿里赤裸裸的挖腾讯墙角。
插一句,阿里和腾讯在各个领域火拼,其实本质上就是「社交」和「交易」两个人类基本行为之间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BAT三家之一的百度,渐渐被淡忘了。百度如果不进击的话,三足鼎立,可能会被两强相争取代。这个速度,可能很快。
对于那些抢到几毛或者几块红包的小伙伴们,我的建议是,努力成为「高影响力用户」,这样,下一个大红包离你就不远了。更有可能的是,那时,你已经完全不在乎这些红包了。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炸新闻!今日美团旗下应用被App Store全线下架!是何原因?》,朋友圈从11点钟开始就刷屏。为此APP顶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Teambition、快法务、51社保这一类)的朋友跑来问了我一个问题:老黄老黄,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产品,运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网络广告产业生命力依然旺盛,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2018年,电商广告份额占比为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占全体移动网民28.1%;从分布上看,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近45%
联系电话:15314649589
添加微信:feishangdaren
工作时间:9:00-18:00 (工作日)
意见建议:1415941@qq.com